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82章 边界袭击
两国边界地区的?佤山区以山地为主,村寨多依山而建,佤族古语中“佤”即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此区域传统边界线位于阿佤山区与萨尔温江(怒江下游)之间,地势险要且矿藏丰富?。
?西双版纳段边界以打洛江为天然分界,江岸形成陆界与水域结合的复杂地形,掸邦一侧村寨多分布于高山地带,与华夏村寨隔江相望?。
佤族、德昂族、傣族等民族在边界两侧跨境而居,语言、习俗相近,常有节日和祭祀交流?。
掸邦村寨保留传统干栏式建筑,与华夏傣族民居(如蓝色琉璃瓦、金孔雀装饰)风格相似?。
?太平洋战争前夕,王国通过“1941年线”单方面划界,导致部分村寨归属变更,但实际勘界未完成,村民生活仍维持传统模式?。
吴新来到的是掸邦?滚弄地区?历史上为果敢人聚居地,约4万果敢人生活于此,该地区在唐朝时期曾属南诏国版图?。
当地以山区和丘陵地形为主,东南与果敢清水河区接壤,南邻佤邦南邓特区?。
果敢自1840年起由杨氏土司世袭统治,1929年杨春荣去世后,其子杨文鼎与属官杨春锦、杨春配爆发土司继承权争夺?。
王国介入后重审此案,最终判定杨文炳(杨文鼎之弟)继任土司,但杨文鼎因感激王国支持,后期积极协助鸦片贸易?。
1941年倭寇南进压力下,果敢土司杨文炳面临选择。
初期因王国在掸邦的溃败转向华夏,捐献30万元支援滇缅公路修筑,并获蓝党政府委任为“果敢自卫支队上校司令”?。
然而其亲属秘密参与倭伪组织,杨文炳本人也被质疑与倭寇有暧昧关系?。
王国借华夏抗战困境,于1941年6月单方面划定“1941年线”,将果敢等地区划入王国属掸邦,但未实际勘界?。
这些地区也成为华夏未来边界争议该线成为后续两国边界争议。
果敢主体为明末南明移民后裔,通用汉语西南官话,1897年《两国续议掸邦条约》后正式脱离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