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82章 边界袭击(第2页)

 1941年时,其法律地位仍属王国属掸邦木邦土司辖下的小土司邦?。

 这一时期果敢的动荡反映了殖民势力、地方势力与战争压力的复杂交织,其历史轨迹深刻影响了后续自治与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杨土司本性坚韧贪婪,为了自己所属村寨,不断骚扰袭华夏边境村寨,如迁移界碑,抢夺华夏良田等行为,甚至组织自卫队对华夏村寨,不时的进行抢夺。

 而吴新不仅在国外专业军事学校学习过,还在滇省春城军事学院学习,也经过呈贡山区的培训,并由宋志亲自带训。

 吴新早已不是那个乡村小子了,而且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军官。

 吴新最近一段时间,带领着自己三十人小队,针对掸邦村寨的的行为,进行了多次还击。

 此次掸邦边境的北部村寨那丁,在附近密林深处笼罩着不寻常的寂静。

 在吴新的带领下,于怒江支流沿岸设伏。

 这支由30名老兵组成的队伍,装备着汉阳造步枪和两挺捷克式轻机枪,隐蔽在侦查之后,确定的可能袭击补给线仅200米的蕨类丛中。

 三天前的情报显示,对方的防卫队将途经此地,为前线运送弹药和药品。

 行动队员们用树枝和苔藓伪装掩体,每人间隔五米呈扇形分布,吴新将机枪手安排在两侧制高点——他清楚,这样的地形最适合打伏击?。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

 突然,远处传来竹筏划过水面的声响,随后是滇省方言模糊的交谈。

 吴新示意全员屏息,只见四十余名护卫队,押着三辆胶轮大车出现在视野中,车辙在泥地上压出深痕。

 领头的人穿着果敢传统服饰。头上缠裹黑色布巾,腰间系皮质或布质腰带,悬挂烟袋、刀具等实用器物?,脚上穿着手工缝制的布鞋。

 腰间挎着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勃朗宁m1935手枪。?车架上覆盖的油布下隐约露出抢劫的稻米、玉米和各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