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章 发大财,暴发的华夏诸侯们(第3页)

 …… 

 四人的话音刚落,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起! 

 全体军民百姓,甚至包括达官贵人,齐声欢呼起来。 

 他们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如同海啸翻腾,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激动和对这个盛世的赞美。这一刻,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直冲云霄,震撼天地! 

 没办法,对教育的重视,是刻在华夏人的骨子里的。 

 现在可好,朝廷直接实行免费教育! 

 以后,无论有任何意外,他们的子孙都有受教育,出人投地的机会! 

 这是何等的德政啊? 

 人们岂能不激动异常? 

 事实上,这还没完。 

 “胡言乱语,信口雌黄!” 

 待人们的声音渐低,忽地有一个儒生模样的老者站起,高呼道:“陛下的功业,岂能如尔等庸夫所言,那般渺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之世!这是吾华夏圣贤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啊!而如今,这大同之世即将在我们大唐实现!陛下不愧是唯一且真正的天子,他的成就,已然超越了尧舜禹!因为,即便是上古的贤君尧、舜、禹,他们也未曾实行过五年的义务教育,甚至连一年都未曾有过!吾大唐的伟业,已然超越了他们!纵观历史长河,唯有大唐天子,我们的陛下,才是最伟大的君王啊!” 

 这番话,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无人能够反驳! 

 在一般华夏人的观念的中,最理想的君王,莫过于尧舜。 

 那么,尧舜究竟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呢?没有明确的记载,任由儒生们去揣测。在儒生们的想象中,尧舜所创造的,是一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理想社会:老者得到赡养,孩童得以受教,贫穷者有所依靠,困难者获得援助,鳏夫、寡妇、孤儿、独老、病残者皆得到抚养。 

 这些标准中,哪一项最难实现?无疑是“孩童得以受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才可能去考虑的事情。 

 然而现在,大唐却已经攻克了这一难题! 

 五年的义务教育! 

 “孩童得以受教”,大唐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不经意间,他们大唐的君王,已经超越了尧舜! 

 甚至是无可辩驳的超越! 

 至于说,‘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实也相距不远了。毕竟,随着不断的移民,华夏内部的资源极大丰富。在实行了均田制的情况下,这些只是极少数人的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唐一统寰宇的将来,一定会得以实现。 

 甚至于,五年免费教育很可能会变成七年、九年! 

 甚至于,连平民百姓,都很可能会获得退休的俸禄! 

 不远了! 

 这些年华夏的极速发展,告诉军民百姓们,这一切都不会远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 

 大同之时,正清晰可见地向华夏子民走来! 

 现场近百万百姓们终于恍然大悟! 

 “对啊,‘幼有所教’,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德政!” 

 “我大唐皇帝的功业,已经远远超越了尧舜禹!” 

 “用‘千古圣君’来形容陛下,都已经显得不够了!” 

 “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非我们的陛下莫属啊!” 

 …… 

 最终,所有的言语都汇聚成了一句话: 

 “吾皇远超尧舜,实乃华夏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皇帝!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近百万军民百姓,尽皆大礼参拜,欢呼之声超越了山崩地裂,超越了海啸翻腾,超越了世间一切声响,冲破了九霄! 

 从没有这么一刻,他们深深感觉,自己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亡,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没有这么一刻,他们以为生在大唐帝国,有姜耀这样的皇帝,是多么的幸运。 

 从没有这么一刻,他们以自己身为华夏子民骄傲而自豪。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大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