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王齐拜,请姜耀登基

 “既然吾等获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建了如此不世之功业……” 

 姜耀这才抛出了今天的正题,道:“朕准备在泰西封城外,建一座高达十八丈的通天塔。一来,在塔上刻吾等以及立功将士之名姓,以纪这场西征的不世之功。二来,向异族彰显吾华夏之文明与弘大,三来么……” 

 顿了顿,姜耀面上现出玩味的笑容,道:“西方人,不是有什么巴比伦塔的传说吗?整好,这巴比伦古城,就是泰西封附近。朕要告诉西方所有异族,即便那什么巴比伦塔的传说是真的,摧毁此塔的也是伪神罢了。朕受命于天,建此通天塔,沟通天人,消除伪神影响,让天下百姓语言重新归一!” 

 曹操、孙权、刘备,在安息征战了这么久,当然听过巴比伦塔的传说。 

 据说,在远古的洪水浩劫之后,幸存的人类在一片肥沃的平原上重新找到了栖息之地。然而,灾难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人们的心中萦绕着一个共同的疑惑:究竟该如何行动,才能防止洪水再次肆虐,避免人类再次遭受灭顶之灾?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人类齐聚一堂,商议着对策。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共同作出了一个宏伟的决定:建造一座通天之塔,即巴比伦塔,使其顶端直达天际,以此作为人类与神祇交流的桥梁。 

 由于当时的人类语言一致,心意相通,他们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在共同的努力下,巴比伦塔迅速崛起,巍峨壮丽,似乎要与苍穹一较高下。 

 然而,这一壮丽景象却引发了神祇的恐慌。他们不愿看到人类如此团结一致,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于是,神明施展神力,使人类的语言变得混乱无序,相互无法理解。语言的隔阂在人类族群间划下了深深的鸿沟,原本紧密的合作瞬间瓦解,巴比伦塔的建设因此戛然而止。 

 从此,人类失去了那种令神明都感到震惊的团结与力量,世界的语言也变得纷繁杂乱,无法再回到最初的统一状态。 

 “妙啊!陛下此议极妙!”曹操当即拊掌叹道:“当初,吾华夏英雄最伟大的功业,是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后来,又有了陛下刻崖北海之事。以后,还要加上一个,建塔泰西封。前三件事,臣都未能参与其中。今日,臣能参与这第四件事,真是荣幸之至!” 

 人生七十古来稀。 

 曹操年已花甲,自知时日无多,现在所追求的,不就是一个身后名吗? 

 对这建塔泰西封之事,极为热衷。 

 孙权也兴致勃勃地道:“十八丈的宝塔啊!西方蛮子们,哪见过这个?恐怕纵然有些反心的,见了这宝塔,也再不敢生出半点反抗之心!” 

 “陛下之英明,可比肩日月!”刘备的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古语云,师出有名。又有言:名正而言顺。那么,吾等为什么要一统寰宇呢?仅仅是为了华夏?今日陛下给出了答案!非也!吾等是为了全人类!吾等让天下百姓尽皆说汉文,书汉字,语言合一,让人类重新团结为一体,让人类重新拥有让伪神都震怖的力量!吾等,实在是为了全人类而奋斗啊!什么是大义?这就是寰宇最大的大义!吾等有此大义在手,何愁寰宇不定?” 

 刘备这辈子,最重视的就是“大义”二字。 

 但是,华夏群雄不断攻伐各国,当然对华夏有利,是华夏的英雄。但是,对异族呢?恐怕就是不折不扣的仇寇了。 

 刘备虽然非常赞同此事,但内心之中一直隐隐有些不安,觉得不够理直气壮。 

 现在,姜耀这番话,彻底将他心底那点子阴霾完全驱散:我们为什么攻伐你们?是为了全人类啊!你们对抗我们的统一,才是逆天行事,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理应付出最惨重的代价。为了全人类,消灭你们! 

 完美! 

 道理上非常完美,完全讲得通! 

 不愧是“天子”啊,不愧是陛下啊,连侵略各国,都能说得如此大义凛然,清新脱俗! 

 刘备现在对姜耀,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