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琴疗心

我是在扬州老城区的一处幽静院落里遇见徐师的。

 那是个梅雨暂歇的午后,我循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琴音,拐进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巷子尽头有扇斑驳的黑漆木门,门楣上悬着一块"徐氏琴斋"的乌木匾额,字迹已经有些褪色。

 "进来吧,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清朗的声音。

 推门进去,迎面是个四四方方的天井。六十多岁的徐师正盘坐在一张矮琴桌前,手指轻抚着一张蕉叶式的古琴。阳光透过天井里的老槐树,在他花白的发间洒下斑驳的光影。

 "来得正好,"他抬头微笑,"听听这张琴的泛音。"

 他轻拨了一根弦,琴身顿时发出悠长的共鸣,余音在天井里回荡,竟有种直透心脾的清凉感。

 "这是张'药琴',"徐师解释道,"明代一位太医监制的,琴腹里加了几味药材。"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徐师琴斋的学习。第一天,他就教我辨识琴材的特性:

 "桐木要选雷击过的,纹理要疏朗;梓木要取背阴处的,年轮要细密;漆要陈年的,透光要见血丝;弦要冰蚕丝的,弹着有金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