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琴疗心(第2页)

 最让我惊讶的是徐师的"诊琴"技艺。他会根据琴的音色变化,判断出琴体的"病症"所在。

 "听这个沙音,"他轻抚着琴面,"是琴腰处有处微裂。"

 三天后,我有幸参与了修琴的过程。徐师取出套祖传的工具,手法轻柔得像在给人针灸。他说修琴要"顺木性",不能强求。

 "琴有九德,"他边操作边解释,"修坏了哪一德,琴魂就散了。"

 最考验功夫的是"调音"。徐师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琴弦的张力。他说这是"应天时",让琴音随着自然律动。

 "春弦宜松,秋弦宜紧,"他拧着琴轸,"差一分则音乖。"

 立秋那天,徐师带我去了趟后山。我们在竹林深处找到几株特殊的"鸣竹",竹节上布满细密的纹路。

 "这是'音竹',"徐师小心地砍下一节,"做琴码最好。"

 回到琴斋,徐师开始演示"药琴"的弹法。他特意泡了壶菊花茶,说是要"清耳"。弹奏时,他的呼吸会随着旋律调整,指法也变化多端。

 "听这个音,"他拨动某根弦,"能通心包经。"

 一个月后,我有幸参与了"养琴"的过程。好琴要常弹,让音波滋养琴体。徐师取出一张弹了三十年的老琴,琴面上的断纹已经形成了美丽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