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寻安闲散猫咪
第124章 药膳的辩证之道
清晨五点四十分,药膳坊的铜壶已经发出细碎的鸣响。陈师傅用竹镊子从陶罐中夹出三片老陈皮,在晨光下仔细端详纹理。"九月的广陈皮要配三月的杭白菊,"他忽然开口,"就像老茶客说的,陈皮是药中的老生,菊花是旦角,一唱一和才出好戏。"
我跟着陈师傅学习已有半月,才渐渐明白药膳的微妙远不止食材搭配那么简单。他正在处理一条鲫鱼,刀刃贴着鱼鳃轻轻一转,整片银灰色的鳃盖就被完整取下。"看见鳃丝的颜色没有?"他指着暗红色的鳃瓣,"这条鱼生活在珠江支流,水质偏酸,炖汤时要多加两片生姜中和。"案板上的鱼鳔被他单独取出,泡进一碗淡盐水中,"广州湿热,鱼鳔要先用盐水逼出腥气,等会儿和五指毛桃一起炖,最是养胃。"
药柜最上层那个乌木匣子今天第一次打开。陈师傅用银匙舀出些许淡黄色粉末,在掌心轻轻揉搓。"这是三十年的化橘红,当年我师父从福建带回来的。"他让我闻了闻,一股类似陈皮的香气里藏着若有若无的辛辣,"现在市面上的化橘红多是新会柑皮所制,只有闽北特定山区的酸橙皮,在特定湿度下陈化,才会产生这种能化痰的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