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药膳的辩证之道(第2页)

 午后来了位特殊客人,是省中医院的肿瘤科主任。陈师傅从紫砂罐里取出配好的汤料,却在最后一刻又添了一小把无花果干。"化疗后的病人,光补气不行,"他低声解释,"放疗的热毒会伤阴,无花果里的蛋白酶能帮助修复黏膜。"我注意到他特意选了表皮带霜的土耳其无花果,而不是本地常见的青皮品种,"这种日照时间长,果糖转化更充分,对口腔溃疡最有效。"

 炖汤时火候的掌控让我吃尽苦头。陈师傅的砂锅在文火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水面始终维持着细密的鱼眼泡,而我的那锅汤不是沸腾过度就是接近冷却。"听声音,"他把耳朵贴近锅盖,"水响如蝉鸣时药性最佳,要是变成咕嘟声就过了。"突然,他往我炖的汤里扔了颗去了核的红枣,"你的火太急,红枣能稳住汤性。"

 傍晚整理药材时,我发现陈师傅在处理一批特殊的黄芪。这些黄芪的横断面有着罕见的菊花纹路,他正用软毛刷小心清理缝隙里的泥土。"内蒙锡林郭勒的野生黄芪,"他举起一支对着灯光,"长在沙地和草甸交界处,雨季吸水,旱季蓄力,二十年才能长出这样的金井玉栏纹。"他掰下一小段让我含在舌下,微苦之后竟泛起一丝回甘,"这种黄芪补气的力道能透三焦,最适合术后虚不受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