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银耳枸杞羹(第3页)
"还有这个。"程明展示电子显微镜图像,"手工熬制的银耳胶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就像...皮肤基质!"
这个发现引发学术界震动。秋分那天,药膳馆举办了"传统药膳与现代皮肤科学"研讨会。皮肤科医生、生物化学家与中医专家们热烈讨论到深夜。
"银耳多糖的保湿机理与透明质酸不同。"
"枸杞多糖能促进成纤维细胞活性。"
"铜离子催化了某种特殊交联反应..."
最重磅的报告来自某实验室。他们发现,长期服用银耳羹的实验组,皮肤屏障功能显着优于服用合成胶原蛋白的对照组。
"不是补充,而是唤醒。"首席研究员总结道,"传统工艺激活了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随着冬季来临,我们推出了"四季银耳"系列:春季加玫瑰,夏季添莲子,秋季入梨汁,冬季配桂圆。程明开发的小程序可以根据肤质推荐配方,下载量破百万。
最令人惊喜的反馈来自肿瘤医院。放疗患者服用银耳羹后,皮肤灼伤明显减轻。一位康复中的女孩甚至送来锦旗:"药膳润肤,仁心愈伤。"
腊八节那天,那位化妆品总监又来了,带着全新研发的"仿古法"系列。她坦承:"我们尽力模拟传统工艺,但总差那么点'灵魂'。"
"因为你们缺了时间。"我指着正在泡发的银耳,"就像这朵银耳,它长在椴木上,历经三年风霜才得这一朵。急不得。"
她若有所思地点头,突然问:"程教授,您收徒弟吗?"
夜深了,药膳馆的铜锅依然温着半锅银耳羹。程明整理着临床数据,小林剪辑着用户见证视频,郑淮安则在准备明天的雪耳。羹汤在月光下微微颤动,像一汪凝固的月光。
这柔光中,仿佛又见师父的身影。他总说:"外敷不如内养。"如今看来,这碗晶莹的羹汤里,盛着最本真的美丽——不仅是肌肤的光泽,更是身心的和谐。
窗外,今冬第一场雪悄然飘落。明天又有新的求美者要来,新的故事要写。而这一碗莹润,将继续诉说着古老而永恒的真理:真正的美,从来不是表面的妆饰,而是由内而外的滋养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