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寻安闲散猫咪
第184章 桑葚枸杞饮
清明时节的雨丝斜织成网,药膳馆的瓦檐滴落着青翠的水珠。我正擦拭着被水汽模糊的玻璃药柜,小林举着手机冲进来:"程教授!眼科医院发布预警了!"
屏幕上滚动着红色字幕:本市青少年近视率突破80%,干眼症在办公族中发病率达63%,医生警告"屏幕依赖症"正在摧毁现代人的视力。
"肝开窍于目。"我望向门外撑着伞的近视人群,"久视伤血,血伤则目昏。"
后院传来程明的惊呼。推门一看,他正对着竹筛里的"黑珍珠"发呆——这是新疆和田的野生黑桑葚,颗粒饱满如黑玛瑙,轻轻一挤就渗出紫红的汁液。
"爸,这桑葚...怎么比超市的大两倍?"
"这是'药桑'。"我拈起一颗对着光,"《本草纲目》说'黑桑葚益肝肾,久服明目',现代检测其花青素含量是栽培品种的7倍。"
郑淮安捧出个青瓷坛,掀开桑皮纸封口,一股甜香扑面而来。坛中是宁夏中宁的"贡果枸杞",颗颗饱满如红宝石,蒂部白点清晰,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老郑,这批枸杞..."我抓起一把任其洒落,"听这声音,像小石子似的。"
"三十年老树产的。"老人眯着眼笑,"采药人说,摘的时候要唱'花儿',果子才甜。"
制作从处理桑葚开始。鲜桑葚需用竹篦轻压取汁,不能接触金属。程明架好摄像机,记录着这个精细的过程。
"爸,为什么不用榨汁机?"他学着我的手法,却把桑葚压成了渣。
"金属氧化花青素。"我过滤着紫红的汁液,"《雷公炮炙论》说'桑葚遇铁则死',现代研究证实铁离子会破坏抗氧化成分。"
枸杞需要特殊炮制。先用山泉水淘洗,再以黄酒浸润。小林抢着试,结果把枸杞泡发了。
"酒多则烂。"郑淮安示范着,"润而不湿,才是养药之道。"
煎煮环节最考究。铜锅先热蜂蜜,倒入桑葚汁文火慢熬,待起鱼眼泡时下枸杞。火候要"三起三落"——大火催香,文火养味,反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