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茯苓山药羹(第2页)
"为什么不用料理机?"小林看着我们手工研磨山药。
"金属伤药性。"我搅动着乳白的羹汤,"《本草问答》说'药得土气则和',现代证实铁离子破坏黏液蛋白。"
前厅突然传来痛苦的呻吟声。我出去一看,是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正捂着肚子冒冷汗:"体检说...脂肪肝...胃镜又查不出问题..."
我注意到他舌苔厚腻如苔藓:"是不是常年腹泻?"
他苦笑:"十年了...吃什么都像直接排出来..."
典型的脾虚湿困。我扶他到后院,盛了碗刚熬好的茯苓山药羹:"慢慢喝,加了一味引子。"
羹色如羊脂玉,茯苓的甘淡与山药的滑润交融。男子啜了一口,眼睛瞪大:"好舒服...像有东西在肚子里扎根..."
"甘淡渗湿。"我解释道,"茯苓利水健脾,山药补脾固肠,标本兼顾。"
半小时后,他摸着肚子惊讶道:"不咕噜叫了...十年第一次..."
这段插曲被小林记录下来。视频《一碗羹修复十年脾胃》引发轰动,尤其在消化不良人群中疯传。最激动的是某消化科主任,他带着全科室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求方。
第二天,药膳馆来了批特殊客人——某酒厂的品酒师团队,个个面色萎黄。领队的大师自嘲:"我们这行,四十岁前都得戒酒..."
"试试这个。"我端出加强版,加了薏仁和莲子,"健脾四神羹,饭前服用。"
品酒师们将信若疑地尝试。两周后回访,腹胀、泄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改善,最显着的是一位长期依赖止泻药的资深品酒师,终于摆脱了药物依赖。
"这不科学!"消化科专家看着粪便检测报告,"没有益生菌,怎么调节的肠道菌群?"
"脾主运化。"我翻开师父的手札,"《医宗必读》说'脾为生痰之源',现代研究证实脾虚者肠道菌群紊乱。"
这个案例引发学界震动。霜降那天,药膳馆举办了"药膳与肠道健康"研讨会。微生态学家、消化科医生与中医师争论到深夜。
"茯苓多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山药黏液蛋白修复肠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