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银耳雪梨羹(第2页)

 

制作羹汤时,我选了把用了十二年的竹刀。银耳需用山泉水浸泡整宿,再用竹剪细细修剪。小林静立案旁,细心观察着银耳的舒展。泡发时要心静如水,以山泉缓缓浸润,方能成就柔软饱满的银耳。

 

炖煮的过程最考验火候。用砂锅盛山泉水,先武火煮沸,放入银耳文火慢炖,待银耳出胶,加入梨块冰糖,最后撒入枸杞。如此炖出的羹汤,方能清润甘甜,入口即化。

 

塑形时更需用心。取炖好的银耳置于白瓷碗中,将雪梨块摆成花瓣状,枸杞点缀其间,让羹汤如雪中红梅般雅致。这摆盘手法小林练了六载,如今已能摆出栩栩如生的图案。

 

门外传来细微的咳嗽声。一位老者拄着杖缓缓行来,手指微微颤抖。"连日燥咳...夜不能寐..."他声音沙哑,眼带血丝。我注意到他干裂的嘴唇和泛红的颧骨,这是肺燥阴伤之兆。

 

我奉上一碗新炖的银耳雪梨羹。他小心接过,轻轻舀起一勺。羹汤清亮,银耳柔滑。渐渐地,他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轻声叹道:"润泽...像是...久旱逢甘霖...是真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