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发挥作用(第2页)

 “君如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吴巨意味深长地说。

 这句最早出自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经魏征改进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早已被众多穿越者反复使用。

 然而正因其经典与深远意义,它流传至今,被各类人引用。

 这次吴巨特意给成蛟留了些思考时间,才继续说道:“不知我的观点能否让你信服,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以你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成为秦国的储君。”

 ……

 成蛟没有回应。

 他已经深深陷入吴巨的话语中,无法自拔。

 这个观点已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这时,他感到有人拉扯自己的衣角。

 一看,原来是魏磬在轻拽他的衣角,同时指向成蛟身后。

 吴巨疑惑地看向成蛟背后,发现子楚不知何时已回到水榭,正站在成蛟身后,而后者竟毫无察觉。

 回想起刚才,自己也是一样毫无察觉。

 子楚的模样看起来已病了很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76章 子楚与吕不韦的交谈

 “大王。”

 吴巨站起身,恭敬地拱手行礼,完全没有被发现时的慌张。

 成蛟看见子楚忽然出现,从吴巨的话中惊醒,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吴卿无需多礼,我只是回来取点东西。”子楚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一卷文书后转身离去。

 吴巨和成蛟面面相觑,颇为惊讶。

 ……

 子楚离开水榭,沿着池边缓步前行,来到一座亭子前。亭内坐着一个人,是吕不韦。

 吕不韦在等待子楚。

 “参见大王。”吕不韦拱手行礼。

 子楚点头示意,两人坐下。

 在这无人打扰的地方,气氛轻松许多。

 自八年前从赵国邯郸回到咸阳,他们便成了真正的朋友。

 子楚对吕不韦的信任,超过了其他大臣,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母亲夏太后和亲生儿子成蛟。

 “迎回政儿的事情进展如何?”子楚问。

 “刚刚收到的消息。”

 吕不韦递过一封信给子楚,接着说:“本来已经有些松动,可不知道为什么又反悔了。”

 子楚看完信,叹了一口气,眼神微动:“反悔了?”

 “是的。”吕不韦点头。

 “丹这个人犹豫不决,我给出的条件应该足够打动他,何况他正全力对付燕国,应该害怕我们秦国进攻,把他南北夹击吧?”子楚语气冰冷,随即说道:“吕不韦,你觉得他为何反悔?”

 “臣不敢妄言。”吕不韦低头说道。

 “直说。”

 “臣怀疑朝中有奸人从中作梗。”吕不韦平静地说。

 亭中顿时陷入沉默。

 朝中谁能阻碍秦国迎回质子,答案显而易见。

 “为了太子之位真是不择手段啊。”子楚握紧拳头。

 若非考虑到嬴政母子仍在赵国为人质,秦国的攻势会更猛烈,取得的成果也会更大。

 那群韩国外戚以此阻碍秦国迎接质子归国,固然保住了自己的利益,却牺牲了整个国家的利益。

 典型的外戚行径!

 子楚虽怒火中烧,面上却毫无波澜。

 “不仅如此,他们还加强对公子政的监管,短时间内难以放松。”吕不韦无奈地说道。

 不得不承认,有了子楚逃离赵国的前车之鉴,嬴政想要用相同方式回归几乎是不可能的。

 子楚沉默不语。

 一阵寒风袭来,让子楚不禁想起嬴政。

 远在赵国的他,恐怕比在秦国还要寒冷。

 不知他是否添了衣物。

 子楚想起刚才在亭中听到的成蛟和吴巨的对话。

 “何为国本?若让政儿回答,他会怎么说?”子楚喃喃自语。

 “大王为何有此疑问?”吕不韦心中一动,问道。

 子楚长叹一声,避开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