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发挥作用(第3页)

 “吕不韦,你知道的,寡人并非真想让政儿成为太子,只是希望他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他身为寡人的嫡子,在赵国 ** 十年,吃尽了苦头,不该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吕不韦目光游移不定。

 子楚瞥了他一眼,猜到了他的心思,却并未揭穿。

 “吕不韦,你知道蛟儿是怎么回答‘何为国本’的吗?”子楚问道。

 “臣猜不出。”

 “王权为本。”子楚答道。

 吕不韦沉思片刻后摇头:“是,但不完全正确。”

 “何为国本……老生常谈了。”

 子楚继续说道:“儒家教导寡人以仁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兵家强调以武安邦,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

 “百家学说无法统一,纵使大王与臣也难以说清,成蛟年幼,答得不全也是情理之中。”吕不韦认真地说。

 “正是如此,但寡人今日听到了另一种说法。”子楚说。

 “哦?”

 “以民为本。”子楚说道。

 “民?”

 吕不韦皱眉。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如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子楚缓缓念道。

 吕不韦沉思良久,随后说道:“此论精妙,比起以仁治国或以法治国,它触及更深层面,更贴近事物的本质,只是稍显宽泛,若能有更详细的阐释则更好。”

 “确实如此。”子楚点头附和。

 “这是谁提出的?”吕不韦问。

 子楚抬手一指,示意吕不韦看向池塘对面。

 吕不韦顺着望去,只见对面的水榭里,成蛟正发呆,魏磬在看书,而吴巨似乎在悠闲地打盹。

 吕不韦一脸惊讶:“竟然是吴巨?”

 “没错。”子楚确认道。

 吕不韦颇为疑惑:“他竟然对治国也有这般深刻的理解?”

 他不得不重新评估吴巨这个人。一直以来,吕不韦认为吴巨不过是位医者,擅长医术,还写过《水调歌头》和《将进酒》,显示出极高的文学造诣,同时他酿造的烧刀子也表明他可能具备工匠才华。

 我以为你只是个医生,没想到你还精通治国之道?

 吕不韦再次思索“以民为本”的理念,越想越觉其深意无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不韦,你觉得如何才能让吴巨这样的贤才助力我秦国?”子楚轻抚下巴。

 一直以来,吴巨对秦国抱持友好态度,却始终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这让子楚和吕不韦等人十分苦恼。要知道,若是能吸引到一位名家加入,那将带来诸多益处。

 就当前而言,齐国最受诸子百家欢迎,儒家立足齐鲁,兵家与齐王室交好,阴阳家的邹衍也曾是稷下学宫的重要人物。

 而秦国,则不太受诸子百家青睐。

 除法家外,其余各派对秦国都兴趣缺缺。

 不过秦国对此已习以为常,毕竟他们几乎与天下为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百家的支持!

 “争取吴巨并非易事,切勿急于求成,保持现状未必不好。”吕不韦摊手说道,对这一问题也感到无计可施。

 “也只能这样了。”子楚无奈叹息。

 对了。

 “吕不韦,寡人有个任务交给你。”

 “大王请吩咐。”

 “替寡人向吴巨讨两幅字,一幅写‘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幅写‘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寡人打算挂在章台宫里。”子楚严肃地说完,便站起身离开。

 留下吕不韦独自瞪着眼睛,这该如何向吴巨开口?

 ……

 另一边,成蛟愣了一会儿,忽然对吴巨说:“吴师,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当太子。”

 “为何这么想?”吴巨漫不经心地问。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