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年前最后一次朝会(第3页)

 苏先生点头表示理解。

 “苏先生,我们现在要去哪里?”竹沥询问。

 苏先生眺望远方。

 尽管合纵之计未能成功,但他们仍未停止谋划。

 从前那些领袖级人物通过发动战争来达成目标,如今都退居幕后,默默推进计划,这种转变令人不太适应。

 苏先生深吸一口气说道:“先暂时远离咸阳,避开这危险之地,隐匿起来,静候良机。”

 “好!”

 正当苏先生准备登上马车时,目光余光扫到了吕府对面的一块牌匾。

 牌匾上刻有“吴府”二字。

 “这就是那位医家领军人物吴巨在咸阳的宅邸吧?”苏先生指着牌匾提问。

 “没错。”

 “有趣的人物呢,连您也对这位近来搅动七国局势的医界泰斗感到好奇啊,可惜这次无缘相见。”苏先生略带遗憾地摇头叹息。

 “对了,这些财宝就托付给你保管,以后可能还会需要用到。”苏先生嘱咐道。

 “明白。”

 竹沥点头答应,随后两人驱车离去。

 街道尽头,一辆疾驰的马车映入眼帘,车内吴巨轻轻掀起窗帘,望着前方即将消失在街角的马车,眼神复杂,陷入沉思。

 同一时刻,相邦府内祠堂之中,吕不韦背着手站立于正 ** ,门外站有嫪毐。

 “他们已经离开,似乎打算直接出城,要不要继续跟踪?”嫪毐询问。

 吕不韦毫不犹豫地摇头:“不必,别惹事生非。”

 他知道这些人绝非善类。

 他们暗中隐藏的实力极其可怕。

 与这样的人牵连只会自找麻烦。

 能够与之划清界限,吕不韦已感欣慰。

 嫪毐告退后,吕不韦独自跪在祠堂内,凝视着灵位发呆。

 思绪恍惚间,回到了过去。

 二十年前,吕不韦尚是稚童。田氏取代齐国虽已过去百年,但为稳固统治,历代齐王对昔日姜齐后裔的打压从未松懈。

 身为姜子牙二十三代嫡孙,姜齐正脉后裔的吕不韦父子亦未能幸免。本隐姓埋名、远离临淄,却因齐军突袭而被迫 ** 。

 生死关头,这些人忽然现身护下吕家,包括年幼的吕不韦。他们唯利是图,在救下吕家后,索要的并非财物或权力,只是一个承诺。他们称日后会回来要求兑现。

 吕父感恩应允。他们曾在齐国权势滔天,眼前这位苏先生便是其后人之一。在他们的庇护下,吕家逃至卫国濮阳,转而经商,吕父积攒巨富,吕不韦继承家业后更将其扩展至七国。

 “父亲,您常言与他们有染乃平生憾事,如今我深有同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吕家的恩,今日偿清了。”

 祠堂顿时陷入沉寂。

 为何保下周王室?吕不韦不解。周王室如今如同累赘,养之无益。

 他对这些人虽无惧意,却比对赵楚等敌国或政敌更警惕。纵横家究竟有何图谋?

 数日后,咸阳宫巍峨庄严。秦王子楚着玄色华服,南面而坐。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周王率众入殿,跪拜道:“拜见秦王。”

 子楚精神焕发,神情庄重,挥手示意:

 "免礼!这片土地属于周国,望秦王笑纳!"

 周王上前,双手捧着一卷绢帛呈给子楚。

 子楚接过展开,河东、河南的疆域清晰展现于绢帛之上,这正是东周所有城邑的地图!

 周王神色复杂,提到子楚承诺不动周王室之事。

 "当然!"子楚点头应允。

 这一天,东周献出全部国土,包括国都洛阳在内的八座城邑归入秦国。

 周王放弃诸侯之位,与臣民一同向秦王称臣。

 周王朝与东周公国就此成为历史。

 周王主导的合纵联盟也以失败告终。

 朝会后,子楚在宫中设宴款待周王及其臣属。

 数日后,周王返回本国。

 放他回国有助于整理政务和军务,以便秦国接管周国领土。

 然而,为防周国背叛,半数以上随行臣子需留咸阳为质。

 周国太子日前已过函谷关进入秦国,即将抵达咸阳为质。

 子楚派宗室大将赵亥、赵昆率秦军护送,寸步不离。

 周王姬胥最后一次凝视咸阳城门,虽脱离险境却难展欢颜。

 回国后,周国将在他的安排下解体。

 夕阳映照下,周王长叹一声乘车离去。

 次日,与韩魏的谈判圆满结束。

 吕不韦为首的外交团队不懈努力,通过多日的交涉,成功争取到可观的赔偿。

 "魏国愿献河内郡三城及东郡酸枣、燕、虚、雍丘、山阳等七城作为赔偿。"

 咸阳殿内,韩魏两国使者分列两侧,向子楚躬身行礼。韩王主动提出愿献颍川郡六城作为对秦的赔款。

 子楚闻言大喜,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厚礼。这些土地对秦国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财富。加上此次行动,整个三川郡也重新纳入秦国版图。三川郡因境内有黄河、伊河、洛河而得名,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自古以来,关中的土地便是膏腴之地,这次灭东周、攻韩魏的战果让秦国受益匪浅。然而,这对韩魏两国却是沉重打击。尤其对魏国而言,失去三川郡后,与大梁的边界直接相连,令魏王愁绪满怀,甚至砸毁了几张案几。

 对于韩国来说,局势同样不容乐观。国土面积本就狭小,如今更加局促,生存压力倍增。而秦国则欢欣鼓舞,子楚和群臣在上朝时都难掩笑意。

 子楚收敛起喜悦之情,正色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望韩魏两国信守诺言,莫再失信于天下。"

 "定当如此!"两国使者齐声回应。

 随后,子楚在宫中设宴款待两国使者。午后,他们便踏上归途,向各自的君主复命。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暂且搁置,毕竟……新年将至!

 从这一举动看,子楚的做法颇具智慧,放周王和韩魏使者回去,让他们也能过个安稳年。

 这样深谋远虑的君主,难道不该给予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