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斯登门(第3页)

 李斯明白自己的这位师弟一向古道热肠,因此他对韩非会在吴巨面前称赞自己并不感到意外。

 然而,他没料到,这次韩非竟然为自己做了这么大贡献!

 吴巨点头道:“不仅如此,荀子曾提携过我,韩非又是我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也清楚你的才能。既然你加入我的门下,成为我的食客,我绝不会亏待你。此次进宫,就是为了向大王举荐你谋得一官半职。”

 李斯一怔,随即欢喜不已,急忙拱手道:“吴卿果然爽快!晚辈必定铭记今日之恩,日后愿为您赴汤蹈火!”

 “无需如此客气。至于大王是否重用你,还得看你自己的实力。”吴巨语气平淡。

 “那是自然!”李斯对自己充满信心。

 他原本以为要先在吴巨手下磨炼一番,经受考察后再决定是否入朝为官。

 吴巨答应得十分痛快,果然没找错人。不过这位吴卿行事实在随性,完全出乎李斯预料。

 李斯投奔吕不韦时,吴巨直接让他去自己那儿。李斯刚入门,还未在秦国好好吃过一顿正经饭,吴巨就带着他去面见秦王。即使李斯自信满满,此刻额头也冒出了冷汗。

 马车到宫门口,禁军查验了其他两辆车的货物后便放行。来到章台宫前,吴巨让李斯稍等,准备迎接秦王。

 “明白。”李斯恭敬应答,心中激动,迅速调整情绪,思索应对秦王时的言辞。

 吴巨入宫,遇到守门的蒙毅。“见过吴卿。”蒙毅拱手。“大王在内?”“正在处理奏章,是否通报?”“麻烦你了。”

 蒙毅进去不久出来:“请进。”吴巨点头入内,看见子楚正伏案批阅奏章。

 “参见大王!”吴巨行礼。“今日怎想起来看寡人?有何事?”子楚笑着问。“大王怎么会这么想?只是想来看看您。”吴巨反问。“别瞒我,你可是无事不来咸阳宫。”子楚放下笔。

 “还是瞒不过您。您订的镜子已全部做好,特来献上。”吴巨笑着说。

 没错,另两辆车装的是子楚为自身及后宫定制的镜子,顺便带上李斯进宫,就把这事办了。

 “真的?”子楚顿时来了兴趣,起身说道:“终于到了,放置的地方我都安排好了。”他指向殿中桌旁靠墙一处空地。

 吴巨一愣,若记忆无误,那里原本摆放着他同样喜爱的错金铜器,如今却为玻璃镜腾了位置。

 子楚显然对修身齐家、知兴替、明得失有着强烈的追求。

 “把东西搬进来让我看看。”他对殿中的侍者说道。

 “好的。”侍者点头,随即招呼了几人出去,很快带回了一面全身镜、一面梳妆镜和一面随身镜。

 子楚仔细检查了一遍,十分满意。

 “很好,很好。”

 他命令侍者将镜子放置到合适的位置,随后吩咐将剩余的镜子送往各宫,并让人取钱交给吴巨结清尾款。

 “大王,其实我今天进宫还有另一件事要说。”吴巨开口道。

 “是吗?说吧。”子楚笑着回应。

 “我想为您引荐一位人才。”吴巨说道。

 “哦?”

 子楚立刻将注意力从镜子上移开。此刻正值用人之际,他对贤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能让您称作人才的人,定非同寻常。”子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确实非凡。”

 “他是谁?”

 “李斯。”吴巨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斯……”子楚皱眉思索片刻,这个名字他未曾听过。

 这并不奇怪。早年李斯一直在荀子门下研习学问,虽然在儒家内部小有名气,但在七国之中却鲜为人知。子楚事务繁忙,没有听说过也在情理之中。

 “此人为荀子 ** ,也是韩非的师兄。”吴巨解释道。

 “什么?!”子楚顿时激动起来。对于李斯的名字他或许陌生,但对荀子和韩非他可是耳熟能详。

 荀子不必多言,是当代大儒,儒家泰斗,曾三度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子离开稷下时,秦国曾极力邀请,可惜被楚国的春申君捷足先登,如今在楚国兰陵任县令。

 至于韩非,子楚在岐山时就认识这位年轻人。他曾与韩非促膝长谈,讨论过一些政务问题,还向韩非请教过治国之道,对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害,令子楚茅塞顿开。

 他对韩非甚是钦佩,只是韩非是韩国公子,一心维护韩室,与他这个秦王立场不同。

 荀子难以招揽,韩非也无法接近,没想到如今他的 ** 和他的师兄竟主动找上门来了!

 “详细讲讲,是怎么回事?”子楚急切地问道。

 第230章 子楚的考核

 吴巨简要讲述了李斯离开兰陵、游历天下、进入咸阳,拜访吕不韦并成为其门客的经历。

 “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才华不亚于韩非,深得荀子治国之道的精髓!”

 子楚听后非常兴奋,急忙询问:“他在哪里?”

 “就在殿外。”吴巨回答。

 子楚向蒙毅示意,让他传李斯进来。“好。”

 片刻后,李斯步入大殿。

 “草民李斯,拜见大王。”李斯恭敬行礼。

 “请起。”子楚上前扶起他。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番,彼此都很满意。

 李斯从子楚身上看到了一位明君的潜质。

 子楚则从李斯眼中读出了深厚的学识。

 “此乃可辅佐之贤才!”

 “此乃堪当重任之人!”

 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

 “请坐。”子楚指向殿中的座椅。

 “谢大王。”

 众人落座后,吴巨朝李斯使了个眼色,暗示他抓住这次机会。随后他也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