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商议(第2页)
吴巨问:“你还记得我说过医院会划分成不同科室吗?”
苏长老点点头。
吴巨拿出一张折好的名单,说道:"每个科室需设主任,此事宜早定。"纸上列有儿科、妇科、眼科等科室名称。
苏长老接过查看,点头称许:"各科主任应由此领域造诣最深者担任。"
吴巨表示认同:"此事交由你负责。"
苏长老将名单收好,忽然想到:"妇科无需再选。"
吴巨解释:"已有合适人选,是我徒弟魏磬。"
苏长老赞同:"魏磬虽年轻,医术非凡,在女医中声望极高,身为女儿身,无人能及。"
吴巨提议:"院长一职,你来担任如何?"
苏长老推辞:"医院方案出自你手,资金也多赖于你,你更适合作院长。"
吴巨坦言:"我难以兼顾医院事务,挂名即可,实权不行。"
苏长老亦感同身受:"岐山需要我留守。"
两人沉默片刻后决定暂不急于此事。
苏长老随后询问收徒计划,吴巨回应:"医院建成后开始,人数控制在十人以内,以免精力分散。"
苏长老满意地点头道:“广而告之后,各国分部的学子定会齐聚咸阳,这必将成为又一场盛事!”
两人商议许久,苏长老设宴款待吴巨一行人。夜幕降临,众人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伤寒杂病论》的五迁册被分发给每位医者和相关人士。此书立即点燃了岐山上下的学习热情。
“大家快看,这书摸起来多舒服,又轻薄,比竹简轻了一半呢!”
“嗯,墨迹也很清晰。”
“重点不是外表,是内容!你们看序言里提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写得真好!”
“这《伤寒杂病论》仅伤寒部分就记载上百种药方,吴卿果然了不起!”
“不说啦,我要去研究这本书了,要是吃透了,还怕什么伤寒疫病!”
尽管一片赞美声中,也有人暗自神伤。
“早知道就不去抄书了,九万多字啊,这辈子手都没这么累过!”
“那是什么?”
“别在意这些细节。”
没错,正是那些一听说《伤寒杂病论》被记录入医家大典后急忙跑去抄录的学子。如今吴巨印制的书已下发,他们的抄本成了废纸。
吴巨得知此事后哭笑不得,他当初确实没料到这一点。思索再三,他只能以魁首的身份表扬这些主动抄书的人,勉励其他人向他们学习,以表安慰。
第414章 遇见董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中许多理论高深莫测,难以通俗化,比如伤寒篇列出的上百种药方,常有人不解其中奥秘,虽然能配药,却不知道为何这样配,每味药在方子里的具体作用也不明了,有些人甚至只知道表面,不知其深层含义。
于是各种疑问产生,学生们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老师也不懂时就请教前辈,然而当所有人都不明白时,便无计可施了。
书籍下发没多久,就有人鼓起勇气前往吴巨位于岐山的小院,向他请教书中的疑难。不仅是单个人,而是很多人纷纷效仿。接连两三天,吴巨也有些头疼,便让手下人整理医家 ** 提出的所有问题,再由他亲自讲解解答。
汇总问题后,吴巨连续讲了三天课,详细解释了所有疑问。学生们都觉得收获颇丰,岐山掀起了一股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热潮。
这三天里,《伤寒杂病论》的重要性得以确立。作为医家领军人物,吴巨宣布此书与《黄帝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同为医家必修教材。
之后,吴巨还计划再次印制三万册,分发至医家在其他国家的分部。
三天后。
“《伤寒杂病论》的事情应该没问题了,自下发以来,医者和 ** 们的反馈都非常好。”苏长老边喝茶边说。
“是啊,事情办得很顺利。”吴巨点头,对此毫不意外,因为他对这本书的质量非常有信心,得到医者和 ** 们的喜爱也是理所当然。
事情告一段落,吴巨和苏长老决定动身前往咸阳,同时带上留在岐山的两名执事同行。另一名执事已经在咸阳,加上咸阳舵主陆绍友,秦国医家高层齐聚一堂。
离开岐山,经过郿县、邰县,一路平安无事。然而在武功县时,吴巨正闭目养神,体内突然传来徐州鼎的警告:“东南方向似乎有刀兵血煞之气,需小心。”
吴巨猛然睁眼,心头疑惑,思索片刻,意识到他们当前行进的方向正是东南,于是说:“章邯!”
章邯拉紧缰绳,策马靠近:“吴卿!”
“加快速度,到前面查看!”
“是!”
车队加速前进,这时连章邯一行人也听到了前方隐约传来的金铁交鸣声。
章邯挥手示意车队停下,策马来到前方高地,取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观察,很快便神情微变,随即调转马头返回,向吴巨报告:
“前面有两拨人在交战,人数加起来不到七十。一边大约四五十人,穿着山匪的服饰;另一边不到二十人,像是普通百姓。”
“距离咸阳不足百里的地方还有山匪出没?”吴巨眉头微皱。
尽管队伍有精锐护卫,但面对这种情况,吴巨绝不会袖手旁观。
与此同时,苏长老等人也从另一辆马车上探出头询问:“出了什么事?有山匪吗?”
“小事一件,苏长老无需担忧。”吴巨笑着回应,对自己的护卫充满信心。
得知前方可能有山匪后,护卫们顿时兴奋起来,这种实战机会对他们来说非常难得。
车队靠近后,果然见到一条车队被两拨人围攻,地上满是狼藉和鲜血。其中一群气势汹汹,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甚至包括农具。
另一方大多身着仆役装束,像是家丁,武器相对整齐一些。
山匪将家丁团团围住,而家丁则将车队 ** 的一辆马车护在身后,双方激烈厮杀,兵器碰撞声不断,惨叫连连!
透过车帘隐约可见车内有一对母女紧紧相拥,神色惊恐,显然这些家丁是在保护她们。
令吴巨格外注意的是,那群家丁之中有一个少年,衣着颇为讲究,不像是仆役,全身沾满血迹,手持短剑,招式凌厉,能轻松应对三五个山匪,武艺相当不错。
吴巨车队的到来引起了双方注意,山匪顿时戒备起来。
“二哥,来的不是善茬!”一个山匪低声对身边的独眼首领说。
这位被称作二哥的人叫周二,是这支山匪的小头目。
周二脸色凝重,常年在外历练让他经验丰富,一眼就判断出眼前的对手不容小觑。对方的坐骑毛色油亮、精神抖擞,随行人员全都佩剑,散发出一股凛冽的杀气。
惹不起!
周二拱手说道:“各位各有要事,不如就此别过,互不打扰如何?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好主意。”马车中传出年轻的声音。
周二暗暗松了口气,心想马车里的人应该是这群人的首领。首领发话了,事情应该不会太糟。
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周二感到寒意袭来。
“我是官,你是匪,为何要与你相安无事?”
那人语气玩味,周二心中一沉,急忙喊道:“他们是山匪……”
话音未落,马车帘子忽然被掀开,露出一根漆黑的圆管。一声巨响后,圆管喷出火焰和硝烟,周二当场毙命。
“多嘴。”吴巨摇头,“章邯、司马欣,把这些山匪全部击杀,留一个活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