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可塑之才(第2页)

 随着吴巨一声令下,剪彩仪式拉开帷幕,【大秦书斋】四个字的牌匾随即悬挂在门口上方。

 “我宣布,大秦书斋正式开业!欢迎各位进店选购!”吴巨高声宣布后,转身进入店内。

 话音刚落,早已按捺不住的顾客蜂拥而入。

 “这纸张怎么卖?”顾客直接询问店中小厮。

 “一刀一百钱。”小厮微笑着回答。

 “什么??!”

 全场震惊。

 “居然这么便宜!”

 一刀为一百张纸,算下来一张只需一钱,确实不贵。要知道先前纸张价格高昂,只有官吏和贵族才能负担,即便是高级部门偶尔采购也是供不应求。

 相比之下,这个变化简直天翻地覆!

 王林是一位寒门学子。

 他本是随朋友前来凑热闹,从未想过购买纸张,因为家境贫寒,实在无力承担。

 然而,当亲眼看到纸张仅需一刀一百钱时,他顿时愣住。

 随后便是欣喜若狂!

 这一价格,即使是囊中羞涩的寒酸书生也能负担得起!

 瞬间,王林内心激动万分,发自肺腑地感激起吴巨。

 这对他来说虽非师恩,却胜似师恩!

 “一刀一百钱是真的吗?可以让我们看看样品吗?”有人鼓起勇气问。

 “当然可以。”小厮将一沓纸放到柜台前,“大秦书斋的纸张标准一致,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些纸,也可以试着书写,但请勿恶意损毁。”

 众人争相上前,轻轻触摸纸张,懂行者点头道:“嗯……熟悉的质地,洁白细腻,质量绝对可靠!我要一百刀!”

 “抱歉,为了确保每位顾客都能买到,每人限购十刀。”小厮说道。

 “那就买十刀吧!”大家对吴巨的店铺开业限量早已习以为常,此刻自然是有多少拿多少。

 “我也要十刀!”

 “五刀!”

 “加一加一!”

 顾客们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吴巨的店铺空间宽敞,特意安排了六十个小厮专门负责收款,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

 “请大家排好队,不要乱。”

 “我们库存充足,大家都能买到。”

 “已经买过的请让开,别挡后面的人,可以去看看书斋的书籍、毛笔、砚台等。”旁边有小厮维持秩序。

 尽管大部分顾客情绪高涨,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免有人唉声叹气。

 人群中,一位年轻男子叹了口气。

 他便是叶家的儿子叶成,叶家世代经商,家业庞大,叶成继承父业,在商业上也有不俗的才能。

 今日得知大秦书斋开业,叶成自然前来凑热闹。

 然而听到纸张的价格后,不禁叹息。

 他对身边的小厮说:“不知吴卿是怎么想的,如果定价一贯一刀,买的人肯定一样多,赚得还更多,何必把价格定得这么低?白白浪费赚钱的机会。”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你叶成唯利是图才会这么想!”

 叶成眉头微皱,转身问道:“是谁?”

 一看原来是熟人郑云泷。

 郑家也是名门望族,与叶家势均力敌,但叶成和郑云泷一直关系不睦。

 “老郑有何高见?”叶成换上笑脸,笑着问。

 “吴卿这是为国为民,不像你眼里只有钱。纸张贵了确实能卖得多,但便宜了能让更多寒门学子买得起!”郑云泷毫不留情地反击道。

 "吴卿一直以低于市场价出售精盐、猪肉和布匹,此后更是不断下调价格,仅精盐和布匹就已降价十余次。"

 "他秉持的理念非同一般,身为医家领袖、秦国客卿,其格局远超普通商人。"

 "再说赚钱之道,吴卿的能力岂是你能及的?你叶家的祖辈积累恐怕连结海楼一个月的收入都覆盖不了,更别说那些大型店铺了。你倒好,还要对人家指手画脚。"

 郑云泷冷哼一声:"夏虫不知冰,见识短浅!"

 郑云泷的话直击要害,让叶成一时哑口无言。缓过神来后,他怒指对方却说不出完整的话。

 平日里叶成口才颇佳,但此刻竟无言以对,因为事实确实如此——吴巨的仁义之名广为人知,叶成岂会不知?

 然而现场气氛紧张,他无法承认自身狭隘,只能翻白眼说道:"懒得跟你争了,我去买纸了!"

 一摞摞纸张从书斋仓库取出,瞬间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随着日子过去,顾客越来越多,队伍排成了长龙。

 ...

 出发前,王林并未奢望能买到纸张,所以未带钱,向同伴借了两贯钱,买了两刀纸,心情大好,又萌生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王林和同伴与其他顾客一样,前往书斋其他区域。

 文具区展示着各种毛笔,有不同材质和笔杆,标有不同的价格。

 墨条和砚台也分多种尺寸、形状和纹饰。

 无论哪种,笔尾、砚台侧边、墨条上都刻有一枚图案——一支笔与一本书结合,正是书斋的标志。

 小主,

 “这毛笔不错,比外面那些粗糙的东西强多了,不愧是正品。”同伴看着柜台上的毛笔赞叹道。

 “确实如此,看起来就更精致,尤其是这羊毫,别的地方卖的毛笔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品质。”王林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