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吴巨的信(第2页)
孔臻和冉悟顿时释然。
张苍愣住:“难道只有我没有礼物?”
韩非摊手笑道:“没办法啊师弟,吴巨甚至不认识你。”
张苍满心悲愤。
荀子继续翻阅信件。
信中提到,除纸张和书籍外,还有些小物件,例如大秦书斋出产的毛笔、笔洗等,希望不要嫌弃。
荀子疑惑地询问《后诗》编纂进展,表示若已完成可联系他,显然对方已掌握批量印书技术,可以协助“出版”。
荀子恍然大悟,昨晚读书时他就有所猜测,这种字体绝非人力所能书写。
他思忖片刻,觉得《后诗》确实值得出版。毕竟,优秀的诗篇源源不断,以收录《诗经》后佳作为目标的《后诗》完全可以持续编纂,但总不能让书稿闲置。
可以分册出版,比如每五十年的诗词歌赋为一册。
以此计算,《后诗》第一册已接近完成,第二册正在编纂中。
嗯……等第二册编纂完成后,便可着手考虑出版事宜了。
荀子仔细思考了吴巨提出的建议,随后继续阅读信件。
“你在上次来信中提及的诗词,我近来确实创作了几首,已附于信尾,烦请您给予指正。若合适,也可收录入《后诗》之中。”
荀子精神一振,本想立刻翻到信末查看吴巨的诗词,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冲动。
他继续往下读去。
“另外,有两件事需您协助。”
“其一,大秦书斋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增加藏书数量。如今我们仅拥有三十本书籍,与数千年来积累的文明成果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我们需要更多书籍上架,您的着作《荀子》也在准备之列,不过我想先征得您的同意。”
小主,
“自然可以。”荀子心中默许。
“其二,首批出版的三十本书籍中包含不少儒家经典,我在为这些书籍添加标点时,请了几位儒家学者共同商讨,但仍担心其中可能存在错误,误导读者。因此恳请您一同审阅,如有不当之处,请在回信中告知,感激不尽。”
“至此,祝愿您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落款为吴巨。
信纸后还有几张空白页,应该是吴巨抄录了自己的诗词。
荀子暂时未看,而是抬头对信使说道:“一路劳顿,不妨在我府中稍作休憩,我也有时间撰写回信。”
信使答道:“如此打扰了。”
荀子挥挥手,示意仆人带信使下去休息。
荀子坐下,拿出信尾几页抄录的诗词仔细阅读。
“《青玉案·元夕》,写得不错,辞藻华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渡荆门送别》,风格迥异,但格律十分工整。”
荀子正在品味诗词时,忽然察觉身旁有些动静,抬头一看,原来是两个徒弟和两个师侄都探过头来。
“想看就看吧。”荀子说完,翻到下一页,口中喃喃道,“竟然还有五六页,看来他近期创作颇丰啊!”
翻至下一页,“上林赋”三个小字跃入荀子眼中。他眉头微蹙,往后翻阅,果然发现后续多页皆为上林赋的内容,不禁抚额轻叹:“看来是我误会他了。”
一首诗,一首词,一篇赋。数月间仅有三篇作品问世,虽不算高产,但这却是吴巨所传第一篇赋作。荀子兴致盎然,身为辞赋名家,他对吴巨的作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