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殿试

 学子们随吴巨等人步入大殿。

 此时的大殿设计并未采用明清时期的金碧辉煌风格,而是以青色、灰色、黑色为主色调,青砖黑瓦,庄严肃穆,气势磅礴。

 无论是出身名门还是寒门子弟,这都是他们首次入宫,无不被大殿的宏伟震撼,目光闪烁。

 两侧文武百官排列整齐,为首的有相邦吕不韦、国尉王龁,上卿蒙骜,亚卿麃公,接着是祁农、焦樵等九卿级官员,他们皆佩戴银印青绶,后方则是铜印黄绶的众多官员,秩序井然。

 在大殿尽头的宝座上,子楚正襟危坐。

 "启禀大王,殿试考生已到!"吴巨拱手行礼。

 上迁学子亦拱手鞠躬:"参见大王!"

 "免礼!"子楚声音响亮,随后起身:"既如此,殿试开始吧!"

 吴巨点头,转身道:"殿试规则简单,无题也无卷,只需献策二字。"

 "每位考生需为国家提出一条策略,可以从政治、法律、经济、农业、制度、战争等任何方面入手,所写内容除自己外,仅阅卷者和大王可见,不会外传。"

 “殿试与会试的排名全无关联,甚至可能 ** 会试的结果,因此即便殿试表现不佳也无需沮丧,因为还有机会重新开始。”吴巨说道。

 此话让考生们先是陷入沉思,而后则兴奋不已,目光炯炯有神。

 特别是卫叔显这样以偏科闻名的考生,在听后更是显得精神焕发。“要是不考数学,我肯定能挤进前三!”这是他的想法,若非数学成绩拖后腿,前三对他而言本该轻而易举。

 虽然殿试并无具体排名,但这并未影响卫叔显的信心,他已准备好全力以赴。

 随后,殿试正式展开,考生被引入宫中的考场。每位考生都得到了一张普通的桌椅、一张纸和一支笔,接下来便是长达四个小时的考试。

 考场四周建有高台,内外高度不同,子楚、吴巨以及众多朝臣在此监督。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甘罗。他曾也是才子中的佼佼者,甚至名列前茅,但因未参加此次科举,无缘上榜。

 “若是参加了科举,我一定也能夺个状元回来。”甘罗对身旁的吴巨说道。

 他对此深感遗憾,认为错失了一次展示才能的机会。

 吴巨笑着回应:“如此自信,那些算术题你都答得上来吗?”

 这番话让甘罗的热情瞬间冷却。

 “状元可不是稳拿的,你瞧现在的状元观博闻风光无限,但他也只是以三分优势险胜榜眼白皓。”吴巨接着说,“你还是别自我吹嘘了,你羡慕他们,他们又何尝不羡慕你?”

 如今的甘罗已是秩比一迁五百石的平准丞,执掌实权,只要能在这一职位上有所作为,未来晋升为平准令,便能跻身银印青绶之列。

 这一地位远超同龄人,就连状元、榜眼这样的前三甲人物也无法相比,因此即便甘罗未获状元,他依旧是耀眼的存在。

 甘罗细细思量,确实如此。

 子楚在考场周边巡视,时不时停下脚步观察。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中午,殿试接近尾声。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被提醒检查试卷上的姓名。吴巨示意身旁的小吏们组织收卷,试卷统一收集、封存并贴上封条。

 随后,考生再次进入咸阳殿,子楚亲自为成绩优异者授予爵位与奖赏。博闻、白皓和庞士安三人获授公大夫爵位,各得五百金,并由子楚分别赐予珍贵之物:一把剑、一块玉璧及一件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