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3页)

 况且,高渐离本就命运坎坷,虽非荆轲所致,但也与他相关。

 到了他们相识的第六天。

 尽管相识时间短暂,但二人情谊深厚,几乎到了拜把子的地步。

 这一天,吴巨做好准备,找到高渐离感慨道:“高兄,相聚总是短暂。”

 高渐离并不意外,他知道吴巨只是来武遂巡查,完成任务后自然要离开,他明白吴巨已在此滞留许久。

 “看来是该分别了。”高渐离感慨万千。

 吴巨点头,他对这种知音难觅的生活很是享受,但他此行肩负重任,怎能沉溺于酒乐之中?

 细细思量后,他决定前往赵国。

 吴巨问高渐离:"接下来有何打算?是否继续游历?"

 高渐离点头:"先去燕北,再回恒山陪父母过年,之后再继续游历。"

 "打算去哪儿?"吴巨追问。

 "赵国吧!"高渐离答道。

 吴巨皱眉:"赵国眼下不太平,我得到消息,那里动荡不安,不宜前往,建议你别去。"

 他心中暗想:我记得你就是在那里遇到荆轲的!

 再说,要是他和高渐离在邯郸碰面,那可就尴尬了。

 高渐离问:"那我去哪儿?我已经去过韩国和魏国了,没必要再去。"

 吴巨沉默片刻后问:"高兄是否有意去秦国游历?"

 "秦国?"

 高渐离的眼神微微发亮。

 "对,秦国是个好地方,风景优美,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乱困扰。国都咸阳是当今天下最繁华的城市,第一座无拘酒肆就诞生于此,纸张、毛笔、报纸、炒菜、茶叶、小说、精盐、植物油等,也都是出自秦国。"吴巨笑着说。

 高渐离思索片刻后说:"经你这么一说,我也确实有这个想法了,好!不去赵国了,改去秦国!对了,诸葛兄,你什么时候回秦国?我们何时能再见面?"

 吴巨回答:"最晚年后我会回到秦国,到时候你可以到咸阳来找我。"

 吴巨从腰间取出一块铜制令牌:"到时你可以凭这块令牌到咸阳的无拘酒肆总店来找我,只说找诸葛亮就行。"

 高渐离接过令牌,掂量了一下,笑道:"好!一言为定,年后我们在咸阳见!"

 "一言为定!"

 吴巨笑了。

 与高渐离相识第七日,吴巨离开了武遂。

 高渐离弹奏筑器,为他送行。

 吴巨策马西行,飞驰而去,一骑绝尘。

 高渐离击筑送别,目送身影消逝,许久才停下曲声,转向西边。

 那是咸阳所在的方向。

 重逢之日,高渐离满怀期待!

 第568章 抵达邯郸

 一天后,吴巨已深入赵国地界。

 此次行程中,高渐离是个意外的小插曲,但此刻已被暂且搁置,不影响正事。

 吴巨相信,重逢之时,自己定能带给他极大惊喜。

 或许是惊吓。

 不过这都是后话,待他从赵国返回后再谈。

 ……

 如今的吴巨,化身为一名医者,仍用【诸葛亮】之名。

 他认为此名实用且少人知晓,即便在燕国也未暴露真实身份,酒肆众人仅知他姓朱,称其为“先生”。唯有高渐离知晓“诸葛亮”这一名字,而高渐离在吴巨远行后,离开武遂回到恒山老家,准备下次出游。即便他知道“诸葛亮”到了邯郸,作为重视友情胜过财富的乐师,也绝不会背叛吴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