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月氏(二)(第3页)
嬴政点头,嘴角微扬:“正好,我也想去看看这次秦赵之战!”
众人边吃边聊,谈论着这些日子在草原上听到的七国发生的各种事情。
赵亥说,秦赵战事进展顺利,蒙骜再次攻克五城。
对此,吴巨并不意外,历史上这次攻赵确实收获颇丰。
话题渐渐转向雁门关相关的事情。
吴巨询问起赵儋的情况,但赵亥对此并不了解,毕竟他在月氏,消息未必灵通。最后反而提到李牧离开雁门关,回到了邯郸。
“李牧回朝?是因为战事不利才把他派到前线吗?”董翳问道。
嬴政摇头:“李牧不会上战场的,至少这次不会。他守边十年,在朝中根基不稳,首要任务是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而且他不熟悉战况,打外族和打秦国,于雁门和晋中作战是完全不同的。”
“再说,即便重用李牧,也不会让他分散廉颇的权力。否则廉颇会怎么想?他麾下的将士又会怎么想?”
赵亥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心想这位大公子果然如传闻中一样聪慧,对局势看得透彻,大王后继有人了!
“李牧是个人物,若他上了战场对秦国来说是麻烦。幸好现在廉颇在他之上,这是秦国之福!”嬴政感慨道。
“廉颇压制不了多久,李牧的时代即将来临。”吴巨摇头,默默地吃了一块羊肉。
这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此时赵国的廉颇如日中天,身为假相与上将,而李牧刚到赵国,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击败廉颇的人。然而,这话出自吴巨之口,不得不让人思考其中是否有深意。
“先生为何这样说?”嬴政好奇地请教。
吴巨摇头,选择了保持神秘:“静观其变吧,很多事情提前说不准。”
历史上,赵国的核心力量从廉颇转为李牧,并非因为李牧击败了廉颇,也不是廉颇败给了李牧。而是在太子偃即位后,用乐乘取代了廉颇,导致廉颇愤然出走魏国,郭开又添了一把柴火,使得廉颇无法回国。
廉颇一走,自然就是李牧的时代了。
有了赵偃和郭开这对组合,赵国还能有什么作为?
众人听吴巨这么一说,便不再追问。
“那么现在的雁门关令是谁?”嬴政问。
“李牧的副将,司马尚。”
宴席进行中,月氏使者突然到来。原来月氏王听说“野人”事件,特派人向赵亥询问详情。
赵亥心生忧虑,遂向嬴政请示应对之策。嬴政沉思片刻后说道:“话多易失,但友邦之间若无坦诚交流,难免滋生嫌隙。不妨告知月氏人,我们是从赵国逃来的,无需提及具体身份。”
他又转向吴巨问道:“先生意下如何?”
“甚妥。”吴巨点头回应。
赵亥微挑眉梢,似对公子嬴政与吴巨的信任有所观察。
“如此甚好。”嬴政应允,并立即遣人回复月氏。
月氏王得知消息后,内心反而安定下来。
至于逃自赵国一事,月氏王觉得不足为奇。两国交战,若秦军没有卧底或内应,那才叫奇怪呢!至于他们究竟在赵国做了什么,月氏王并不在意,只要不是针对月氏就好。
当下秦月关系融洽,月氏王也未察觉秦国对其有何图谋。他传话给赵亥,称晚间族内将设宴,邀其共赴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