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蒙毅将所有细节尽数禀报蒙骜(第3页)

 “千真万确,御医夏无且正是赵迟的外祖父。”

 蒙毅将所有细节尽数禀报蒙骜。

 听完后,蒙骜陷入沉思,眉宇间却难掩忧虑之色。

 “赵迟是大王的长子,怪不得近日听闻大王对两位公子偏爱有加,甚至亲自在章台宫照料,远超对亲生骨肉的关怀。

 原来这两子竟都是大王的孙辈。”

 蒙骜瞬间领悟:“原来是这样。”

 蒙毅继续说道:“祖父,就说这么多。

 总归父亲打算让蒙家扶持赵迟。

 这几日我也悄悄联系了许多朝臣,只为给赵迟的身份正名铺路。”

 蒙毅说完,目光凝视着蒙骜。

 “大王虽然厚待迟公子,但他终究是民间私生子,即便为长子,却并非正室所出,与那些嫡出的公子相比,差距甚大。”

 “您认为大王真的会立迟公子为储君?”

 蒙骜沉稳地问。

 “大王心意已定。”

 “他日与迟公子相认,便是迟公子被册封为储君之时,还会追封其母为王后。”

 “到那时,迟公子就不再是私生子,而是我大秦的正统嫡长子。”

 “储君之位,非迟公子莫属。”

 蒙毅语气坚定,隐约透着几分兴奋。

 蒙骜现出惊异之态:“大王竟这般看重赵迟公子?”

 “祖父,您该懂得爱屋及乌的道理。”

 “大王多年未立后,实因赵迟之母。

 据说赵迟之母临终前,大王几乎要在墓前殉情,幸好父亲及时阻止,否则大王可能已经离世。”

 蒙毅话语中带着些许惋惜。

 “竟有此事?”

 蒙骜震惊。

 “千真万确。”

 蒙毅微微点头。

 “看来大王对赵迟之母情深意重,非比寻常,你们父子的决定并无偏差。”

 蒙骜点头表示认同。

 “祖父,您是否依旧反对蒙家支持迟公子?”

 蒙毅眼眸闪动。

 “我反对又有何用?你们早已全力相助迟公子了。”

 蒙骜不耐烦地回应。

 然而,

 老者皱眉沉吟片刻:“大王若要追封赵迟之母为王后,又欲立赵迟为储君,必定招致宗室与权臣群起而攻之,这是个难题。”

 “当初大王未与赵迟相认,实为睿智之举。

 让赵迟凭战功累积威名,掌握权柄,父子联手,天下莫敌。”

 “待日后相认,知会我一声,我必入朝为他们正名。”

 蒙骜言辞坚定。

 “祖父,此话当真?”

 蒙毅激动地问。

 作为四朝元老的上将军,蒙骜在昭襄王时便已声震大秦,堪称国家柱石。

 若祖龙与赵迟相认,得祖父支持,局面必然改观。

 “既选定赵迟,祖父自不会阻拦。”

 “你先退下,祖父还需休养,盼能见证父子相认那一刻。”

 蒙骜不愿多言。

 “是。”

 蒙毅满心欢喜离去,得知祖父愿助,他倍感意外,赵迟或不知情。

 知晓其身份者屈指可数,众人正为他谋划,未来必有诸多助力。

 “未曾料到赵迟竟是大王之子。”

 “更是大王当年倾心之人所出。”

 “蒙武这人,如此要事竟未告知于我。”

 “但他支持赵迟,此举应是对的,蒙家未来可期。”

 “若能再多活几年,或许我也能成为五朝元老。”

 蒙骜暗自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