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何事可使秦败亡?”

 “魏已亡,晋阳被占。”

 “秦强盛,燕齐楚联手恐难敌。”

 如今,

 对付秦唯守策,各国应结盟。

 “秦若攻燕,齐楚必不坐视。”

 “此乃齐燕盟约。”

 “秦若攻我或他国皆无理,失民心。

 我等决意避正面冲突。”

 庆秦对燕丹说。

 “确然。

 结盟御秦,曾是唯一选。”

 但,时移势易。

 “孤已寻更佳途。”

 燕丹嘴角微扬,带讽笑意。

 庆秦目光闪动,疑惑震惊,直视燕丹。

 “孤遣使,携樊於期首级及仿制地图,以秦王悬赏名义呈献。”

 “不出数日。”

 “祖龙,将赴黄泉。”

 燕丹缓缓道。

 言毕,庆秦惊恐:“殿下,此举何意?欲刺秦王?”

 “然。”

 燕丹轻笑:“此番祖龙必死无疑,再无他人庇护。”

 “殿下,可知所为?”

 “刺秦可使侵袭名正言顺。”

 “殿下,如此糊涂?执意为之,国危矣。”

 庆秦焦虑痛惜。

 “上将军勿忧。”

 燕丹轻笑一声,眼中透着坚定。”父王若知此事,必定不容许我涉险。

 然而,时不我待,成败在此一举。”

 庆秦皱眉凝视燕丹,满面忧虑。”殿下,刺秦之举稍有不慎,恐致国家覆灭。

 此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燕丹仰头淡然一笑:“上将军多虑了。

 计划缜密,胜算在握。

 使者早已入秦,如今撤回已不可能。”

 庆秦急切道:“殿下,祖龙岂是易与之辈?他若察觉,我燕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燕丹起身,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大王英明,但国运艰难,不得不为。

 祖龙野心勃勃,今日不除,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燕王喜闻声抬头,眼神微凝:“上将军,何事令你如此慌张?”

 庆秦躬身禀报:“启禀大王,秦帝国吞并魏国后,气势汹汹,我燕国若贸然行动,实为不智。”

 燕王喜沉吟片刻,手指轻敲龙案。”此事关系重大,上将军有何对策?”

 庆秦低头思忖,良久方道:“依臣之见,应暂缓刺秦之议,静观其变。”

 燕丹摇头轻叹:“大王,时不我待。

 若坐以待毙,只会坐视强敌崛起。”

 "对齐、楚两国,秦帝国的立场如出一辙。”

 燕王喜语气平淡。

 "是太子……太子他……" 庆秦犹豫不决,顾虑着燕丹的身份。

 "太子究竟做了什么?" 燕王喜脸色骤然阴沉。

 "知子莫若父。”

 燕王喜对自己儿子燕丹最为了解。

 听闻庆秦之言,燕王喜手中的毛笔坠落,满脸惊惧。

 "你怎么知道?确定是他策划行刺秦王吗?" 燕王喜脸色突变,猛然起身质问。

 "大王,适才太子来找我,告知刺杀秦王的计划,并要求我联络齐楚两国集结兵力,在刺秦成功后进攻秦帝国。

 但我怎敢像太子这般鲁莽,怎能不考虑后果?若刺秦成功,秦王无嗣,秦帝国必乱;但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本因无端受伐,如今因太子此举,我们反成刺客一方,秦王定会震怒,发兵攻燕。

 何况,齐楚两国也不会相助,毕竟这一切均由太子引发。”

 庆秦说到这里,面露绝望之色,已然预见最坏的结果。

 "逆子!竟敢擅自行刺,不顾国家安危!这是祸国之举!" 燕王喜怒不可遏,面色铁青,突然剧烈咳嗽。

 "大王息怒。”

 "此事,太子已付诸行动。”

 "且无法挽回,太子派出的刺客恐已深入秦帝国境内,根本追不回。”

 庆秦急忙劝慰。

 "这逆子。”

 "平时独断便罢,涉及家国大事,竟也敢妄为。”

 "有这样的逆子,寡人痛心,大燕亦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