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他日必成心腹大患(第2页)
"寡人愧对列祖列宗。”
燕王喜满腔怒火与无奈,瘫坐于王座,满是无助。
见状,庆秦不便多言。
燕丹身为储君,此次擅自行事,他与燕王皆不知情。
但国事重大,他须禀告,若将来真出问题,燕国恐难保全。
"上将军,当务之急,"
"您认为该何应对?" 燕王喜焦虑地看向庆秦。
"当前之策,"
"只能寄望太子派去的刺客能成功刺杀祖龙。”
"否则,"
"我们燕国就有危险了。”
"只盼做好迎战准备。” 庆秦长叹一声,充满无奈。
"上将军。”
"你去将那逆子抓来,我不惩罚他,便无颜为王。” 燕王喜愤慨道。
"大王,此刻尚不可。”
"还需静候结果。”
"若是最终失败,到时惩处太子也来得及。” 庆秦回应。
"唉。”
听后,燕王喜也叹息道:"祖先保佑,愿我大燕国运延续。
这逆子的行为,也盼他成功,否则我大燕将彻底覆亡。”
秦。
此刻的大秦,国力鼎盛。
昔日阻碍统一的晋国即将纳入秦境,武安君赵迟的捷报近日传至咸阳。
晋国如今全境归属大秦。
秦吞并晋国后,国力倍增。
秦人无不为此自豪。
或许终有一日,大秦将一统天下,主宰山河。
赵迟受封武安君的消息迅速传遍秦地,百姓皆知其威名。
不知不觉间,赵迟声望颇高。
系统结算时,他必有所得。
咸阳,秦王宫戒备森严,每几步便有禁卫,即便高手闯宫也难逃围攻。
秦王殿中,祖龙喜形于色,满朝文武齐聚。
“武安君报捷,魏国覆灭,土地归秦。”
“诸卿,如今天下唯余齐、楚、燕三国。”
祖龙言辞威严而振奋。
魏国灭亡后,天下仅存三国。
一旦秦全面掌控魏地,统一指日可待。
历代秦王的夙愿,也是嬴氏家族的期盼,即将由祖龙达成。
往昔祖龙对冬儿许诺的天下太平,已触手可及。
“我秦历代先祖与后世祖龙,完成统一大业多矣,数年后,天下归一,唯我秦独尊。”
“冬儿,我当年的承诺即将兑现。”
“此非我一人之力,小儿功不可没,无他,我亦难成此功。”
“我儿迟儿,实乃大才。”
祖龙心中激荡。
“我秦有武安君,实乃国之大幸。”
“魏平之后,秦兼魏地,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满朝文武同庆,皆心潮澎湃。
一旦天下归一,他们的权势将扩至整个天下。
按秦的军功制,天下一统时,封王者、封侯者数不胜数。
对此,众臣皆翘首以盼。
“甚好。”
见群臣同心,祖龙甚慰。
自登王位,他日夜操劳,所求正是此景。
在他看来,廷内纷争不过尘埃,臣僚之争皆可放任,但不得伤秦根本。
“臣启大王。”
“燕国惧我秦之强大,愿与我修好。”
“今遣使纳贡,燕国二使已在偏殿候旨。”
王绾起身奏报。
“准奏。”
祖龙点头应允。
三晋已入秦境,燕之举正当,受贡亦能扬国威。
传旨。
祖龙沉声下令。
“大王旨意。”
“宣燕国使者觐见。”
赵高高声传达,声音迅速回荡于秦廷。
片刻后,两名身穿燕国官服之人步入殿内。
刚一进门,便展现出极尽卑微的姿态。
一人手持督亢地图,另一人捧着锦盒,低头站立。
虽面露恭敬之意,但步伐谨慎,身形微微颤抖,捧盒者尤为明显。
然而,满朝文武并未对此过多留意。
毕竟,谁能想到燕国会派刺客?即便接近秦王,也需经过重重检查,不可能携带武器入殿,更别提靠近祖龙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