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此事在朝堂上必将掀起波澜(第2页)

 ---

 离开章台宫后,蒙府内。

 “老蒙,你太过分了。”

 “这事儿你早就知道,却一直瞒着我们。”

 王翦不满地责备蒙武。

 “没错。”

 “你这样做太不讲义气了。”

 桓漪皱眉道:“武安君是长公子,要不是今日大王亲口提起,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都不告诉我们?”

 “你们怎么把账算在我身上?”

 “此事大王特意叮嘱,除非他本人开口,否则任何人不得透露,否则便是违抗王命。”

 “你以为我愿意藏着掖着吗?”

 听到两人的埋怨,蒙武忍不住回击。

 “哈哈,这家伙急了。”

 王翦笑着调侃。

 “哈哈。”

 看着蒙武一脸委屈的样子,桓漪也不禁笑了。

 “你们别取笑我了。”

 蒙武哼了一声,严肃地说:“大王告诉你们赵迟的身份,正是为了让你们提前做好准备。”

 “废话。”

 “我们连这点见识都没有吗?”

 王翦不耐烦地说。

 然而。

 桓漪感叹道:“谁能想到武安君竟是长公子,大王的儿子,这对秦帝国来说是莫大的喜事。

 以武安君的能力,将来执掌秦帝国,绝不会逊于大王。”

 “嗯。”

 王翦点头附和:“不说别的,光是武安君继承王位,对我们大秦锐士就是好事。

 他出身军旅,深知国家根基在于军队。”

 “无军不足以威震四方,无军不足以安定百姓。”

 “只要全力支持武安君,我们家族的未来定会繁荣昌盛。”

 蒙武点头道:“如今武安君已灭燕国,天下仅剩齐楚两国。

 再过数年,天下必会统一,指日可待。”

 “历经千百年纷争的天下,终于迎来统一的曙光。”

 “而大王与武安君相认之日,便是统一之时。

 大王意志一贯坚定,一旦决定,绝不更改。

 大王欲追封武安君之母为后,立武安君为太子。”

 “此事在朝堂上必将掀起波澜。”

 “诸公子的支持者、宗室、权贵,都会站出来反对。”

 一场不可避免的肃清即将展开,无人能够阻止大王的意志。

 王翦语气低沉地说道:“既然如此,身为臣子,只需尽忠于君主,尽忠于大秦。

 大王之言即是王命,若有人胆敢违抗,那便是自取其咎,何必顾虑?”

 桓漪点头称是:“还是武人直接痛快,不像那些文臣,心思复杂,只顾私利,全然不顾国家兴亡。”

 “待天下归一,这些异己之人最好一并清理,如此大秦方可长治久安。”

 蒙武听完二人的对话,嘴角微扬,轻轻点头,笑容中带着一丝嘲讽:“归根结底,在大王与武安君相认之日,最遗憾的人会是谁呢?”

 “谁?”

 王翦与桓漪齐齐看向蒙武。

 “李思。”

 蒙武的笑容意味深长。

 王翦与桓漪心领神会,相视一笑。

 齐国。

 “齐王殿下,我国正遭秦军侵袭,已门户大开,难以抵挡。

 恳请齐王发兵支援,否则燕国若被灭亡,秦帝国下一个目标或许就是楚国,甚至是齐国自身。”

 “外臣叩求齐王伸出援手。”

 “救燕国一命!”

 “只要能击退秦军,无论条件如何,我们都愿照办。”

 齐国朝堂上,燕国使者伏跪殿内,涕泗横流地哀求。

 然而,齐国朝堂内一片沉默。

 齐王稳坐龙椅,神色平静。

 “燕国使者。”

 齐王开口,语气淡漠。

 齐国与燕、楚之间曾有攻守同盟,约定合力抵御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