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此事在朝堂上必将掀起波澜(第3页)
但燕国曾派使臣行刺秦王,这为秦帝国提供了正当出兵的理由,齐国因此犹豫是否支援燕国。
齐相后胜直言此事为燕国自找麻烦,而燕国使者则苦苦哀求齐王出手相助,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指出齐国亦无法置身事外。
齐王提出需楚国先行动员,自己才会响应。
与此同时,楚国境内,年幼的楚王刚刚即位,对朝政尚显稚嫩。
阶下楚国丞相李园手握燕国送来的密报,环视满朝文武。
“燕国已被秦帝国攻陷。”
李园缓缓道出,“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楚国权力分散,有句谚语流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其中“三户”
指代楚国三大权贵家族,他们掌控着国家的核心权力。
“丞相,燕国的衰败实为自作自受,这次因刺杀秦王之举而师出有名。
我楚国与秦帝国并无宿怨,且秦虽强盛,楚亦不弱。
秦虽有百万大军,但平定诸国后需留数十万驻守,而楚之地广民安,十万之师足以抗衡。”
一位楚国将领慷慨陈词。
其余大臣亦纷纷附和。
“诚如是。”
李园颔首认可,内心笃定。
时光飞逝。
一个月后,燕国都城蓟城。
赵迟稳坐朝堂台阶,众将环列其下。
“启奏君上,燕国几乎已被我军攻破,疆土尽归秦域。”
“燕国至此时局……”
屠睢欣喜若狂地报告。
“燕国沦陷比我预想的快得多,诸将功不可没。”
赵迟笑容满面。
“归根结底,此次灭燕之战首功当属燕丹。”
“若无燕丹,我军怎会如此轻易覆灭燕国?”
章邯打趣道。
众人闻言,皆抚掌大笑。
“章将军所言极是,大功独属燕丹!”
“灭燕第一功臣,燕丹!”
众将领齐声高呼。
这场灭燕之战,燕本想凭防守对抗敌军,却因燕丹轻敌,以为兵力占优即可击败秦军,便集中全部兵力与赵迟的大军决战,结果自然是自食恶果。
在攻灭燕国的秦军将士看来,燕丹不过是个笑话。
“敌军或许自负,但我们秦军将士绝不能自负。”
赵迟语重心长地说,“骄傲自满只会自取灭亡,燕丹便是如此下场。”
“君上的教诲,末将牢记于心。”
众将齐声回应。
“此次君上灭燕,又为大秦建立灭国之功,不知大王会如何封赏武安君?”
任嚣满怀期待地问道。
此言一出,其他将领也流露出期待的目光。
“如今君上已是关内侯,灭燕大局已定,大王必定晋封武安君为彻侯,这是大秦当之无愧的第一爵位。”
屠睢恭敬地说道。
“正是,君上的功绩,理应获封彻侯。”
众将激动地附和。
正当众将满怀期待之时,一名亲卫急匆匆闯入大殿,兴奋地禀报:“武安君,大王使者到!”
话音未落,几位王宫禁卫鱼贯而入,领头者手捧王诏,神情严肃。
赵迟不敢怠慢,立刻起身上前,弯腰行礼,身旁众将也随之鞠躬。
“臣等恭迎王诏!”
众人齐声高呼。
“秦王诏曰:武安君赵迟再立灭国战功,堪称空前伟业。”
“现赐武安君再升一爵,封为彻侯,享受彻侯的年俸与封地,可统领八千亲卫私兵。”
“赐封地雍城全境。”
“赐黄金万两,布匹万匹,良田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