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我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魏嚣借由修行的名义,让君主暂时远离了歌舞升平,而在这日清晨,正当君主沉浸于歌舞之时,韩渊携同陈弃疾与将军陈戍前来进谏,这无疑触动了君主的敏感神经。
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后,韩渊主张停止宫殿建设,减轻徭役,此举彻底激怒了君主,三人随即被囚禁于死牢。
在武士的簇拥下,魏嚣穿行于昏暗潮湿的走廊,不久便来到一处最为阴暗的牢门前。透过微弱的光线,魏嚣瞥见牢中的韩渊,此时的他已蓬头垢面,饱受狱卒折磨,不复往日风采。
“哎呀呀,这不是韩大人吗?”
“咱们可真是久违了,韩大人,在这牢里的日子可还习惯?”
韩渊斜倚在草堆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囚衣紧贴身躯。回顾一生,他未曾料到晚年竟会落得如此田地。
“原来是大人驾到,在下……无法起身迎接,还望……大人海涵。”
韩渊的话语中暗含讥讽,一个宦官如今竟位极人臣,掌握帝国大权,真是风光无限。
韩渊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往昔,也曾有位宦官权势滔天,被封为显贵之爵,但最终不也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韩大人果然还是伶牙俐齿,咱们也算老相识了,提醒你一句,进了这死牢,就别指望能出去了。”
魏嚣说罢,头也不回地离去。韩渊坐在湿漉漉的草堆上,理了理凌乱的发丝,摊开手掌,凝视着掌心的纹路,回忆起年少求学的时光,一时神思恍惚。或许,就在这间牢房里,他的师兄也曾命丧于此,如今,他也算是遭到了报应。
(注:此段为根据原文改编的虚构内容,人物及事件均为创造,与历史事实无关。)
阴暗的地牢里,微弱的光线穿透缝隙,照亮了陈瑾孤身在囚室中的身影,而紧邻的牢房内,囚禁着他的次子。
不仅陈瑾一家,连同韩韬与韩烈两家亦皆陷入囹圄。所幸,陈瑾早有防备,为避免不测,早已向远在河东郡的长子陈轩密书一封。
岂料,这胡玄竟将两位丞相一并治罪下狱。陈瑾一生宦海沉浮,却遭逢胡玄这等政治庸才,心中悔恨交加。
此刻,他唯有寄望于河东郡的陈轩,能设法营救。否则,此番劫难,陈瑾恐怕难以脱身。观赵崇先前的言辞,他绝不会给陈瑾留活路。
“一生功过,竟落得如此田地,哈哈……”
陈瑾苦笑摇头,忆起初入仕途之时,正值战国末年,秦国一统之志渐显。他怀揣壮志,毅然辞官,远赴齐国,投于大家荀逸门下,研习法家典籍。
在那里,他结识了同窗韩非子,后者终成法家理论大家,而他则成为法家治国谋略的筹划者。
学业有成后,陈瑾选择秦国,独赴咸阳。彼时,嬴政年仅十三,他却同时得丞相吕韦与嬴政赏识,步入决策核心。嬴政亲政后,他策划覆灭六国之策,大秦一统的号角响彻华夏。
从嬴政继位,吕韦掌权,到嬴政亲政,吕韦失势,再到嫪毐叛乱,他皆亲身经历。《谏逐客书》使秦国广纳贤才,为一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