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我唯大将军之命是从(第2页)

 帝国一统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制秦律、行郡县制,陈瑾皆贡献卓越,成为始皇最信赖的谋臣,位极人臣。

 然而,始皇崩逝,陈瑾为保富贵,听信赵崇之言,篡改遗诏,诛扶苏、蒙恬,拥立胡玄。自此,他踏上不归路。

 前半生因嫉妒致韩非子枉死,后半生为富贵与赵崇同流合污。这两大污点,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代贤相。

 陈瑾凝视着昏暗的囚室,苍老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荣华富贵,终为空幻啊……”

 ……

 函谷关外,项雄率十余骑抵达关下。

 “尔等何人麾下?为何来此?”

 项雄掏出一枚印信,城楼上守将见状,立即下楼查验。

 “此乃章邯将军印信,我们有紧急军情需入关。”

 守将一听是章邯麾下,又见大秦唯一上将军印信,当即下令开城。

 “将军无需忧虑,昔日秦岚将军引领大军对抗周武后,命我再次驻守。我本是守卫骊山李陵将军部下的一名平凡军侯,得大将军提拔,才有幸成为函谷关的守备。闻大将军一路征讨叛逆,不知秦岚将军近况可好?”

 英武因此全然安心,对守备道:“既然是大将军一手栽培,那便好办了。我乃英武,大将军已荡平魏楚两地,大军正于临济休整。

 我此行是奉大将军之命,前往咸阳执行要务。大将军命我暂代函谷关守备之职,你,没有异议吧?”

 守备望着英武,略显惊讶:

 “原来是大将军麾下的先锋大将——英武将军,属下有失迎迓。既是大将军之命,将军尽管接管便是,我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好。”

 英武拍了拍守备的肩,顺利接手了函谷关的全部防务。

 关城内,守备备下佳肴美酒款待英武。

 英武下令后续五千兵马入驻函谷关,此地为通往咸阳的咽喉之地,抵达此处,骑兵至咸阳不过一两日路程。英武询问周边情形:

 “不知当下咸阳城境况如何?”

 “禀英武大人,过了函谷关,便是内史管辖之地,与咸阳城有别,函谷关历来独立防御。

 自秦岚将军击退周武大军后,我这里只遵从皇命与秦岚将军军令,因此,末将与内史并无多少交集,对咸阳的消息知之有限。

 英武将军或许知晓,时下朝中,多数朝臣依附赵权,咸阳哪还有余力顾及其他。秦岚将军现今有权统帅天下郡县兵马,我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英武见守备竟敢如此直言赵权,心中生出好奇:

 “你也知晓赵权?”

 守备饮了一口酒,见英武四处张望,摆手示意其放心:

 “将军宽心,秦岚将军将守卫函谷关的重任托付于我,这里的士兵,我皆了如指掌,英武将军但说无妨。”

 英武放心地点了点头:

 “近日,听往来关中的商贩言,丞相李渊大人竟遭问罪入狱,背后定是赵权这逆贼作祟,蒙蔽圣听,四处残害功臣,实在令人愤慨。”

 “看来,赵权这逆贼确是天下共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