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

显然,韩非心中带有些许明显的不悦与嫉妒。身为法学界的泰斗,曾亲自制定帝国法律的丞相,如今却觉自己风头被赵牧盖过,心中难免郁郁。但韩非也明白,子轩此举自有其考量,毕竟赵牧立下赫赫战功,且前线数十万大军唯他指挥方能屡战屡胜。

 “既然公子如此器重,赵牧自当知无不言。谈及治国理政之才,除在座各位外,赵牧心中尚有一人,欲向公子举荐。”

 赵牧深知,在这时代,论及运筹帷幄,萧望当仁不让。韩非这等权谋高手即便继续担任丞相,也难以预料他会耍何手段。唯有自己的心腹在朝中站稳脚跟,赵牧方能安心。

 “哦?老师速速道来。”

 赵牧取出竹简。

 “公子,此人便是这竹简的作者。”

 ---

 子轩闻言,顿时兴趣盎然。

 “哦?有此大才,子轩定当以国士之礼相待?”

 赵牧连忙道:“公子,此人原为丰县小吏,对秦法利弊有着独到见解。且此人擅长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实乃治国理政之才。不过,他目前仍在丰县,待日后我再为公子引荐。”

 “好,能让老师都敬佩的人才,我倒真有些期待了。”

 赵牧心中明镜似的,眼下赵高党羽已被清除殆尽,朝堂之上必将出现诸多空缺。韩非虽与自己同阵营,但作为老练的权谋家,赵牧对他并不能完全放心。

 更何况,赵牧如今在帝国的声望无人能及,功劳越大地位越高,也就意味着风险越大。虽然子轩目前尚无此意,但时间一长,加上韩非在侧,一旦对赵牧产生猜忌,君臣关系势必紧张。赵牧倒没别的心思,大不了再换一君便是,但长此以往,难免遭秦国百姓非议。身为武将,频繁换君,终究不雅。

 当务之急,是培养自己的势力。若朝堂尽是韩非一派,难保他不会心生异念。唯有通过朝堂制衡,达到权力平衡,赵牧方能安心在前线领军。

 在赵牧看来,三公九卿中,至少一小半需为自己人。韩非定会继续担任左丞相,那么右丞相一职,非萧望莫属。此外,张良可任御史大夫。有了这两位铁杆盟友位居三公,赵牧方能真正安心。

 夕阳西下,祭拜完始皇陵后,车队缓缓驶离骊山,向远方行进。夜深人静时,张良、陈余来到将军府邸。

 一壶暖茶,三人各自端杯畅饮,一饮而尽。

 韩煜呼出一口茶香,全身舒畅,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之情。

 “如今大局已定,总算能安心品尝这杯暖茶了。”

 从云陵城一路跋涉至长安,从与李峻汇合到铲除奸臣高嵩,三日后,一切风波终于平息,国家将迎来全新的篇章。作为此次平乱的重要功臣之一,韩煜心中满是欢喜与激动。

 吴谋亦感慨万千:

 “是啊,大将军,尚书大人,如今高嵩逆贼已被五马分尸,天下人定会称赞大将军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高嵩逆贼弑君篡位未遂,其党羽亦被铲除殆尽,朝堂之上必将迎来新的格局。只要李渊大人和大将军各抒己见,定能吸引众多贤才俊士,如此,大秦便有望复兴。”

 言及此,韩煜与吴谋皆望向张赫。尽管张赫是此次铲除高嵩的最大功臣,但眼下丞相之位仍由李渊占据,官员选拔之权几乎掌握在李渊一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