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集:《草原守望之疫病防控》(第2页)

 杜志远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王教授他们很快就到,会进行检测。不管是什么病,我们都会尽力控制,减少损失。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听指挥,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是对你们自己的牲畜负责。”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巴图和老额吉虽然依旧忧心忡忡,但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车辆行驶的声音。杜志远抬头望去,只见几辆印有“畜牧兽医”字样的车辆颠簸着驶来,正是王建国带领的兽医团队。

 “老王,这边!”杜志远挥手示意。

 王建国一下车,顾不上寒暄,立刻穿上防疫服,带着助手来到病畜旁。他拿出专业的检测仪器,小心翼翼地采集病畜的分泌物、血液等样本。

 “初步看,小反刍兽疫的可能性很大。”王建国皱着眉头,“这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必须立刻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第三章 筑起防线

 王建国的判断让现场的气氛更加凝重。小反刍兽疫,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杜队,情况紧急,”王建国摘下手套,对杜志远说,“必须马上划定疫区、疫点和受威胁区,实施严格的封锁、隔离、消毒和扑杀措施。”

 杜志远点点头,他知道,在疫病面前,温情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采取果断甚至“冷酷”的手段,才能保住更多的牲畜和牧民的希望。

 “你说,怎么配合,我们全力支持。”杜志远毫不犹豫地说。

 “好!”王建国精神一振,“首先,以发现病畜的这几个蒙古包为中心,半径3公里划定为疫点,这里的所有病畜和疑似病畜,根据规定,必须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半径5公里为疫区,疫区实行封锁,禁止任何牲畜及相关产品流出,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区外围10公里为受威胁区,也要进行免疫接种,加强监测。”

 这个决定无疑是沉重的。扑杀病畜,意味着牧民们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杜志远明白,这是唯一能阻止疫病蔓延的办法。

 “巴图书记,”杜志远转向脸色苍白的巴图,“你也听到了,这是唯一的办法。我们需要你协助我们,做好牧民的思想工作。”

 巴图嘴唇动了动,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为了大家,只能这样了。我去跟牧民们说。”

 然而,说服牧民的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当巴图把扑杀病畜的决定告诉大家时,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

 “不行!这是我的羊,我养了这么久,不能杀!”一个年轻的牧民激动地喊道。

 “就是!说不定能治好呢?杀了我们今年怎么办?”

 老额吉更是哭得撕心裂肺:“我的羊啊……它们也是我的孩子啊……”

 杜志远和王建国走上前,耐心地向牧民们解释疫病的严重性和传播的可怕后果。

 “乡亲们,我知道这很难接受,”杜志远的声音诚恳而有力,“但是你们想想,如果不扑杀,病毒一旦扩散,整个草原的牛羊都可能被感染,到时候你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这几只羊,而是所有的牲畜,甚至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放牧。这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生命,保护我们共同的草原。”

 王建国也补充道:“政府会根据规定给予你们合理的补偿,不会让你们血本无归。而且,我们会对健康的牲畜进行紧急接种疫苗,最大程度地保护它们。相信我们,这是科学的方法,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杜志远团队的队员们也分散开来,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讲政策,讲危害,讲希望。他们理解牧民的痛苦,语气中充满了同情,但态度却异常坚定。

 经过一番艰难的劝说,加上巴图等嘎查干部带头同意,牧民们虽然眼中含着泪,心中充满不舍,但最终还是明白了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接下来,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

 杜志远团队负责封锁疫区,在各个路口设立检查站,24小时值守,严禁任何车辆、人员和牲畜进出。他们用卫星电话和外界保持联系,确保物资和信息的畅通。

 兽医团队则开始对疫点内的病畜和疑似病畜进行扑杀。这个过程充满了悲伤,牧民们远远地看着,不少人默默流泪。杜志远安排队员们陪伴在牧民身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扑杀之后,是更为关键的无害化处理。杜志远指挥队员们在远离水源和居民区的地方,挖掘了深坑,将病畜的尸体放入,撒上生石灰,然后层层掩埋,确保病毒不会扩散。这个过程必须严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小主,

 与此同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健康牲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杜志远团队协助兽医们,挨家挨户地给牛羊注射疫苗。草原上牲畜数量庞大,这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疫服,在烈日下奔波,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被护目镜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小张,慢点,别惊着牛。”杜志远提醒着正在协助兽医给一头黄牛打针的队员。

 “放心吧杜队,我轻着呢。”小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小心翼翼地扶住牛的脖颈。

 消毒工作也全面展开。杜志远调来了专用的消毒车,对疫区的道路、草场、蒙古包周围进行全方位的喷洒消毒。队员们背着沉重的消毒器,深入到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任何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