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集:《应对突发伦理危机》

 基因狂潮下的伦理防线

 凌晨三点,陈铭的私人邮箱突然弹出一封加密邮件。屏幕微光中,发件人栏的「匿名爆料者」字样像块冰砖砸进他混沌的意识里。作为全球科技伦理监管联盟亚太区负责人,这种深夜密报本该交由值班系统处理,但邮件主题栏里的「海州市第三医院 基因编辑 活体实验」让他瞬间清醒。

 指尖悬在解密按钮上时,窗外的台风正卷着暴雨抽打玻璃。陈铭深吸一口气,调出联盟内部的实时监控系统——海州市所有备案的基因实验室都显示正常运转,唯有城西那家名为「创生生物」的小型科研公司,三天前就以设备检修为由关闭了数据上传通道。

 解密后的附件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消毒水味仿佛穿透屏幕扑面而来,穿着白大褂的人影在手术台前忙碌,无影灯的光晕里,躺在操作台上的少年手腕上,淡青色的血管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画面角落的日期戳显示,这是七十二小时前发生的事。

 「立刻启动二级响应。」陈铭拨通副总监林岚的电话,窗外的惊雷恰好炸响,「通知法务组和技术部,十五分钟后会议室集合。另外,联系国际监管机构驻亚太代表,我要知道创生生物所有跨境资金流向。」

 一、失控的实验

 当联盟调查团队的车碾过积水抵达创生生物时,警戒线已经拉起。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将一箱箱标着「生物危害」的样本搬上冷藏车,记者们的闪光灯在雨幕中织成一片刺眼的光网。

 「陈队,」先行抵达的法医迎上来,递过一份初步报告,「我们在地下实验室发现了未销毁的实验记录。他们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了Lamin A基因,试图修复早衰症的致病突变。但操作日志显示,他们擅自更改了三个碱基对的剪切位点。」

 陈铭戴上手套翻开记录册,泛黄的纸页上布满潦草的批注。最后一页的边缘有处被水洇湿的泪痕,模糊的字迹写着:「小鼠实验存活率仅37%,但小宇不能等了。」

 「受试者身份确认了吗?」林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手里捏着份病历,照片上的少年有着明亮的眼睛,病历显示他患的是早老症,预计寿命不超过十五岁。

 「是公司创始人的儿子,」法医压低声音,「孩子母亲是第三医院的护士,通过内部关系获取了实验场地。我们在冰柜里找到六具胚胎样本,基因序列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还在低鸣,陈铭站在被撬开的基因测序仪前,显示屏上残留的碱基序列像串错乱的珍珠。他忽然注意到操作台角落的儿童玩具——一只掉了耳朵的兔子玩偶,绒毛上还沾着些许冻干的血迹。

 「林岚,查这个孩子现在在哪。」陈铭的声音有些发紧,「还有,把所有实验数据备份,我要亲自和国际基因伦理委员会通话。」

 雨势渐小时,第三医院传来消息:接受实验的少年出现全身器官衰竭,正在iCu抢救。而创生生物的创始人张志强,已经带着核心技术资料消失了。

 二、舆论风暴

 消息公布后的二十四小时里,#基因编辑婴儿#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五十亿。陈铭办公室的电视屏幕上,专家们正为是否该永久禁止人体基因编辑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