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集:《应对突发伦理危机》(第2页)
「这根本不是医学实验,是谋杀!」一位伦理学家在直播中拍着桌子,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会影响后代,这种风险谁来承担?」
而另一边,早老症患者家属组建的微信群里,几百条消息正在疯狂刷新。有人晒出孩子布满皱纹的小手照片,有人转发创生生物的实验数据,最后都指向同一个问句:「如果这是唯一的希望,我们凭什么不能选?」
林岚推门进来时,陈铭正对着满屏的消息揉太阳穴。她将一份舆情分析报告放在桌上:「正面评价占23%,主要来自罕见病群体;负面评价68%,集中在对『基因改造人』的恐惧;剩下的9%在讨论监管漏洞。」
「把这份实验风险评估公开。」陈铭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基因序列,「告诉公众,他们更改的剪切位点附近,有三个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现在iCu里的孩子,不仅要对抗早衰症,还要面对未知的免疫缺陷。」
窗外的广场上,抗议者举着「禁止扮演上帝」的标语牌静坐,不远处,几位家长举着孩子的照片无声站立。陈铭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在医学院解剖室第一次见到早老症患者的遗体——那个十五岁的少年,有着孩童的身高和老人的面容,心脏却像颗干瘪的核桃。
「下午三点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褶皱的衬衫,「请法务组准备好现有法律条文的解读,技术部制作可视化的基因编辑原理动画。我们不仅要解释规则,更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需要规则。」
发布会前的最后十分钟,陈铭收到iCu的最新消息:少年的肝肾功能指标出现好转。这个消息让他攥着发言稿的手心沁出了汗——他既希望孩子能活下来,又害怕这个「成功」会成为更多人铤而走险的理由。
小主,
三、跨国追缉
张志强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被捕时,正试图将加密的实验数据硬盘交给一位戴金边眼镜的男人。国际监管机构的特工破门而入时,他正用手术刀划开自己的掌心,想销毁藏在皮下的芯片。
「数据已经上传到暗网。」审讯室里,张志强的手腕被固定在椅子扶手上,伤口还在渗血,「只要我死了,全世界都会知道这种技术的存在。你们堵不住所有想活下去的人。」
陈铭看着单向玻璃后的男人,他的头发在三天内全白了,眼神却像困兽般凶狠。监控屏幕显示,他的心率在提到儿子时会骤升至130次/分,提到实验数据时却稳定在70次/分左右。
「你儿子的最新检查结果出来了。」陈铭将一份报告从观察窗塞进去,「免疫指标异常,但没有出现排异反应。国际早衰症研究中心的专家已经接手治疗,他们说这是个奇迹。」
张志强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陈铭继续说道:「你知道暗网那头是谁吗?是从事生物武器研究的军火商。你以为在救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把所有罕见病患者变成了他们的试验品。」
隔壁的技术室里,林岚正带领团队破解加密硬盘。屏幕上不断闪现的基因序列中,突然跳出段隐藏代码——那是首用碱基对编写的儿歌,AtgC四个字母重复排列,拼出《小星星》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