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集:《太空探索中的伦理考量》(第2页)
月球车颠簸着驶回基地时,马克已经等在气闸舱外。林夏将样本箱扔给他:\"看看吧,你们要钻透的不仅是冰层,可能是人类理解生命起源的最后线索。\"
三天后,联合航天署的决议传到了月球基地。开采计划被推迟六个月,月神矿业需要与科研团队合作,设计绕开水冰层的开采方案。林夏站在观察窗前,看着远处缓缓驶离的钻井设备,突然觉得防护服里的心跳声,和数十亿年前那颗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如此相似。
寂静的信号
\"收到重复信号源,坐标赤经18h36m,赤纬-28°。\"天文学家张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频谱分析显示是非自然形成的规律脉冲。\"
林夏的团队刚返回地球轨道空间站,就被紧急调往深空监测中心。全息投影里,那些闪烁的脉冲信号像一串神秘的摩尔斯电码,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规律地跳动。
\"距离地球约四十光年,位于天鹰座旋臂边缘。\"张野调出星图,指尖划过一条璀璨的星河,\"信号源稳定存在了三个月,排除了中子星或其他自然天体的可能。\"
陈默推了推眼镜:\"所以这可能是第一个确认的外星文明信号?\"
\"这就是请你们来的原因。\"埃文斯的影像出现在会议室中央,\"根据《外星智慧接触伦理准则》,任何回应都需要通过全球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但昨天夜里,中国的深空探测器已经向信号源方向发送了应答信号。\"
林夏猛地站起来:\"谁授权的?准则里明确规定,首次接触必须经过至少三十天的全球公示期!\"
\"是私营航天公司'星桥'干的。\"埃文斯的脸色凝重,\"他们声称这是商业探索行为,不受国际公约限制。\"
全息屏幕突然切换画面,星桥公司的创始人李昂出现在记者发布会上,身后是巨大的火箭发射架:\"人类不能在宇宙的敲门声面前犹豫。我们的'信使'探测器将在十二年零七个月后抵达目标星系,带去地球文明的问候。\"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陈默调出探测器的飞行轨迹:\"他们用了引力弹弓加速,完全没有预留召回的可能。\"
林夏揉了揉眉心:\"立刻启动'星际对话伦理评估',我们需要模拟所有可能的接触场景。\"
接下来的两周,团队成员几乎睡在了监测中心。他们构建了五十种接触模型,从友好交流到资源掠夺,每种可能性都附带了详细的伦理风险评估。张野在分析信号频谱时突然惊呼:\"这些脉冲的间隔周期,刚好对应着碳-12的原子核自旋频率!\"
\"这说明对方很可能了解我们的化学构成。\"林夏盯着频谱图,\"或者说,他们在发送专门针对碳基生命的信号。\"
就在这时,监测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全息屏幕上,那颗位于天鹰座的恒星周围,出现了异常的能量爆发。张野的手指飞快地在控制台上操作:\"信号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伽马射线暴!\"
所有人都愣住了。陈默突然开口:\"会不会是我们的应答信号触发了某种防御机制?\"
林夏摇摇头:\"四十光年的距离,我们的信号还没到达那里。这更像是一次自然爆发,或者——\"她顿了顿,\"他们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提前发送了预警信号。\"
三个月后,天鹰座的伽马射线暴抵达了太阳系外围。多亏了那次提前预警,地球轨道的空间站及时调整了防护姿态,避免了灾难性的辐射损伤。林夏站在观测甲板上,看着舷窗外那道微弱的紫色光带,突然明白有些伦理准则,或许早在人类诞生前,就已被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写进了星辰的轨迹里。
漂浮的墓碑
\"轨道碎片碰撞预警,iss空间站需要紧急规避。\"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时,林夏正在检查舱外实验设备。她抬头看见远处一道闪亮的碎片划过,像一颗流星坠向地球的方向。
\"又是星链卫星解体产生的垃圾。\"陈默操控机械臂回收实验样本,\"上周已经是第三次规避机动了。\"
全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标注着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从废弃火箭到破裂的太阳能板,像一群幽灵在地球周围游荡。林夏调出最新统计数据:\"目前直径超过十厘米的太空垃圾有两万三千个,每年还在以12%的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