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伦理》

基因密码里的生态天平

 雨林蒸腾的雾气还没散尽时,林深已经跪在腐殖土上调试红外相机。镜头对准三十米外的望天树气生根,那里昨晚留下了几道新鲜的爪痕——极有可能是濒危的云豹。他屏住呼吸看着屏幕里的实时画面,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枝叶摩擦的轻响,转身时正撞见那双琥珀色的眼睛。

 云豹像团流动的阴影,在藤蔓间停顿了半秒。林深的手指悬在快门键上,却看见它前掌沾着奇怪的暗红色黏液。就在这时,对讲机里炸开赵野的声音:“林深!三号样地发现异常,速来!”

 他循着gps坐标穿过沟谷,看见团队的生态学家正蹲在一片倒伏的箭毒木前。树干上布满蛛网状的裂纹,树皮剥落处渗出同样的暗红色黏液,凑近能闻到金属般的腥气。“不是病虫害,”赵野用镊子挑起一点黏液,“更像是某种生物降解酶的作用。”

 无人机在头顶嗡鸣,生物信息学家周棠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卫星图像显示,过去三个月这片区域已有十七处类似异常。土壤样本的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检测到人工编辑的链霉菌基因片段。”

 林深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链霉菌是常见的土壤微生物,但若被编辑出降解特定植物细胞壁的能力,后果不堪设想。他想起上周在保护区边缘拍到的可疑车辆,车身上印着“创生生物科技”的标志——那家以基因编辑技术闻名的企业,半年前曾申请在保护区开展“物种改良实验”,被管委会驳回过。

 “他们可能在偷偷释放基因编辑生物。”赵野把样本管密封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去年他们发表过论文,说通过编辑链霉菌可以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没想到……”

 “没想到会误伤本土物种。”林深补充道,视线扫过旁边几株奄奄一息的附生兰,“箭毒木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链霉菌扩散的话……”

 对讲机突然发出刺耳的电流声,周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慌张:“你们看实时监测数据!下游溪流里的石蛾幼虫数量骤降了百分之七十!”

 三人赶到溪流边时,原本清澈的水色泛着诡异的浑浊。林深用采样瓶舀起溪水,瓶壁很快凝结出一层黏滑的薄膜。周棠的笔记本电脑上,数据流正疯狂跳动:“水中检测到编辑基因的表达产物,这种蛋白酶会破坏石蛾幼虫的几丁质外壳。而石蛾是鲑鱼的主要食物来源,鲑鱼又是云豹的猎物……”

 “生态链正在崩塌。”赵野望着水面漂浮的幼虫尸体,声音发颤,“必须立刻找到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