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伦理》(第2页)

 无人机升空后,热成像镜头在西侧山谷捕捉到异常热源。那片原本荒芜的坡地,此刻正笼罩着淡淡的蒸汽。当他们穿过带刺的灌木丛时,刺鼻的消毒水味越来越浓,最后在一片伪装成自然植被的大棚前停住脚步。

 大棚的塑料膜上印着伪装的树叶图案,但通风口飘出的气体让便携式检测仪发出了警报。林深刚摸到门锁,就被两个穿防护服的人拦住。“这里是私人领地。”其中一人亮出证件,上面的“创生生物科技”字样格外刺眼。

 “你们在释放基因编辑生物,已经造成了下游生态灾难。”赵野举起采样瓶,液体里的微生物还在蠕动。

 争执声惊动了大棚里的人。一个戴金边眼镜的男人走出来,白大褂上别着“首席科学家陈铭”的铭牌。“我们只是在进行可控实验,”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这些链霉菌经过基因编辑,理论上只会针对薇甘菊这种入侵物种。”

 “理论?”林深冷笑,“你们的理论考虑过箭毒木的树皮成分和薇甘菊相似吗?考虑过石蛾幼虫的几丁质和入侵植物的细胞壁有共同靶点吗?”

 陈铭的脸色变了变:“任何新技术都有风险,我们会承担责任。”

 “生态系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赵野猛地提高音量,指着远处掠过的云豹身影,“那只母豹刚生下幼崽,要是鲑鱼种群崩溃,它们怎么办?”

 对峙持续到黄昏,直到保护区管委会带着执法人员赶到。当大棚被强制打开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数十个培养罐里,荧光标记的链霉菌正在营养液里翻滚,通风系统的管道直接通向山林。

 夜幕降临时,团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召开紧急会议。周棠把生态模型投影在岩壁上:“根据扩散速度,未来七十二小时内,基因编辑链霉菌会覆盖整个保护区的百分之三十。我们必须找到中和剂。”

 “陈铭的团队应该有拮抗剂。”林深擦拭着沾满泥土的采样工具,“但他们未必会配合。”

 赵野忽然想起什么,翻出手机里的照片:“昨天在云豹巢穴附近,我发现了这种苔藓。它的分泌物能抑制多种细菌繁殖,或许可以提取抑制剂。”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实验室的灯光从没熄灭过。当第一批苔藓提取物注入溪流时,林深盯着监测仪,看着石蛾幼虫的存活率从百分之三十慢慢回升到六十。赵野则带着志愿者在山林里设置隔离带,用特制凝胶封锁链霉菌扩散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