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集:(第2页)
男孩歪着头画起来,笔下的禾苗全是扭曲的黑色线条,天空是灰紫色的。哈桑的眼眶发烫,他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家乡的照片:"我们那里的土地也曾这样,但现在...看,"照片里金黄的麦田延伸到天边,"用对了方法,土壤会醒过来的。"
阿明突然抓住他的胳膊,指甲掐进对方皮肉:"您有办法?求求您..."
哈桑望着走廊里排成长队的家长和孩子,终于下定决心。当晚,他将净化科技的基础技术参数加密后,发送给了一个加密邮箱。收件人栏里写着:"土壤伦理联盟"。
北京某间挂着"生态工程研究所"牌子的办公室,李教授收到邮件时,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让他精神一振——这正是他们苦苦钻研却始终无法突破的螯合剂配比关键数据。
"老李,成了?"助手小王闯进来,手里攥着刚打印的k省污染分布图,"再拖下去,至少五个村子要整体搬迁。"
李教授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哈桑冒了天大的风险。但光有配方不够,淋洗设备的核心部件我们还造不出来。"他点开国际设备供应商的报价单,"进口一套要800万,我们全年的经费才1200万。"
小王突然指着屏幕角落:"您看这个!德国'绿境基金会'发布的招标公告,他们要资助发展中国家联合开发土壤修复技术,要求是...技术共享。"
三、裂痕
莉娜被伊莲娜叫进办公室时,手心全是冷汗。桌上摊着她偷偷复印的技术参数对比表——净化科技给欧盟的配方,比给k省的版本效率高出40%。
"解释一下。"伊莲娜的指甲敲着桌面,发出哒哒的声响,像倒计时的秒表。
莉娜深吸一口气:"我认为这违反了《全球环境伦理公约》第17条,关于环保技术普惠性的规定。"
"你是环保警察?"伊莲娜冷笑,"公司花三千万欧元请的律师,比你更懂法律。"她突然把一份文件扔到莉娜面前,"看看这个,哈桑向境外传输核心数据,已经被停职调查。你想步他的后尘?"
莉娜的手指抚过文件上哈桑的签名,想起那个总在午餐时给她讲沙漠农业的老人。"如果技术不能用来救人,发明它还有什么意义?"她猛地站起来,"k省每天有20个孩子因为铅中毒住院,而我们的设备在仓库里闲着!"
门被推开,马克站在门口,脸色复杂:"伊莲娜,董事会紧急会议,12个投资方要求我们解释技术垄断的事。"他瞥了莉娜一眼,"绿境基金会联合27个国家,要对我们发起反垄断调查。"
伊莲娜的脸色瞬间惨白。窗外的乌云恰好遮住阳光,将玻璃幕墙映照成一片冰冷的灰色。
四、红土上的试验田
三个月后,k省的荒地上立起了蓝色的临时板房。李教授带着团队在这里搭建了简易的淋洗设备——主体是国产的储液罐,核心过滤器却来自五个国家的捐赠,其中两个零件上还贴着净化科技的标签。
"这是哈桑通过地下渠道送过来的。"李教授拍着阿明的肩膀,"他现在在柏林做证人,控诉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