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集:《基因治疗的伦理适用边界》(第3页)

林野握紧方向盘,坚定地说:“对,我们要守住这条线,守住人类最基本的生理伦理底线。”

郊区的地下实验室隐藏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门口挂着“生物科技咨询公司”的牌子。林野和苏芮假装成想给孩子做“智商增强”的家长,顺利进入实验室。里面的场景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十几个培养箱整齐排列,每个箱子上都贴着客户信息,标注着“身高185”“智商140”等要求;操作台上散落着未消毒的基因编辑工具,甚至有几个培养皿里的胚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畸形。

“你们这里能保证没有风险吗?”林野故意问。实验室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的技术是国外引进的,绝对安全,你看之前的客户,孩子出生后都很健康。”他拿出一份案例报告,上面的照片里,孩子确实看起来很健康,可林野注意到,报告里没有任何术后跟踪记录。

苏芮悄悄按下录音笔,继续问:“如果编辑后孩子出现问题,你们负责吗?”负责人脸色一变,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负责操作,后续问题不管,要做就做,不做赶紧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警笛声。负责人脸色惨白,想把林野和苏芮赶出去,可已经来不及了。警察冲进来,控制住所有工作人员,查封了实验室。林野看着被抬出来的培养箱,心里一阵沉重——如果他们来晚一步,又会有多少孩子因为这些非法的基因编辑,面临未知的健康风险。

回到医院,林野把地下实验室的证据交给卫健委。几天后,全国开展了基因治疗行业的专项整顿,查处了23家非法机构,抓获涉案人员107人。林野和苏芮的监督小组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认可,成为全国基因治疗伦理监督的示范单位。

半年后,小宇康复出院。他的身高虽然没有像有些家长期望的那样“超常增长”,但恢复到了同龄孩子的正常水平,皮肤紧致了,关节也能灵活活动。出院那天,小宇拿着一幅画送给林野,画上是两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旁边写着“谢谢医生,保护我们的基因”。

林野把画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天看到它,就想起自己当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苏芮进来送文件时,看到林野盯着画发呆,笑着说:“又在想什么?”

“在想,我们现在做的事,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林野转过身,看着苏芮,“如果我们今天放松了警惕,明天就可能有人突破伦理底线,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苏芮点点头,拿出一份新的报告:“这是我们跟踪了三年的患者后代健康数据,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还有,我们跟高校合作的‘精准定点修复’技术又有了新突破,脱靶风险降低到了0.01%以下。”

林野接过报告,翻看着上面的数据,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他知道,基因治疗的伦理边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守护。就像小宇画里的那样,他们不仅在治疗患者的疾病,更在保护人类最基本的生理伦理,守住那份属于自然的、最本真的美好。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的《基因治疗伦理边界》上,金色的光斑仿佛为这份规范镀上了一层守护的光芒。林野和苏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无论未来技术如何发展,他们都会牢牢守住这条边界,不让基因治疗成为突破人类伦理底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