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45章 李斯谏逐客:一篇奏疏改写的帝国命运(第3页)
这句话道破了李斯的人生哲学:人有没有出息,全看能不能找对位置。他从楚国跑到秦国,就是看中这儿能让他施展抱负。《谏逐客书》的成功,既是他抓住了机会,也是他摸透了嬴政的心思——这位秦王想要的是天下,不是区区秦国一地。
后来李斯官至丞相,帮嬴政统一文字、度量衡,推行郡县制。可他大概没想到,自己当年救的不只是客卿,更是秦国的未来。要是逐客令真推行下去,多少人才会跑到六国,那历史恐怕就得改写了。
结语:人才战略里的国运密码
李斯谏逐客这事儿,看似是一篇奏疏改变政令,实则是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关键抉择。一个国家的兴衰,从来不是靠血统纯正,而是看能不能海纳百川。就像老话说的:"水不拒细流,方能成江海;山不择土石,才能立万仞。"
秦国能从西陲小国变成帝国,商鞅、范雎、李斯这些外来客卿功不可没。他们带来的不只是本事,更是打破陈规的勇气。反观六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把人才当外人,逼得他们纷纷投奔秦国。
这事儿给后世提了个醒:真正的强国,不在于地有多大、兵有多少,而在于能不能让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李斯的《谏逐客书》,说到底是给所有帝王写了本《人才战略指南》——心胸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