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淝水之战
一、棋盘上的百万兵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秋,建康城的梧桐叶刚染上金黄,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却已飘起寒意。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扬言“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消息传到东晋朝堂,满朝文武像被兜头浇了盆冰水,唯有宰相谢安在东山别墅摆开棋枰,把侄子谢玄叫来:“玄啊,陪我下盘棋,赌注就押这东山别业。”
谢安此时年近花甲,须发斑白却眼神透亮。他半生隐居东山,四十岁才出山,如今官至太保,人称“风流宰相”。《晋书》说他“性沉静,善应事”,可此刻棋盘上黑白子交错,他捏着枚白子沉吟:“苻坚虽人多,但师出无名,北方各族人心不齐,没什么好怕的。”
暗藏玄机的棋局:
谢玄虽是北府兵统帅,此刻却额头冒汗。他知道叔父看似下棋,实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让弟弟谢石当征讨大都督,自己总督江北军事,还偷偷派降将朱序潜伏在前秦军中。这手“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淡定,分明是东晋版的“空城计”。
更绝的是谢安的棋路。平时棋力稍逊谢玄的他,这局却招招藏着杀招,时而用“小飞”试探,时而用“大斜”强攻,逼得谢玄连连长考。旁边观战的名士们私下嘀咕:“安石公哪是在下棋,分明是拿棋盘教玄儿破敌呢!”
二、北府兵的逆袭
谢安敢跟苻坚叫板,靠的是支特殊的队伍——北府兵。这支部队由谢玄在广陵(今扬州)组建,士兵大多是北方南渡的流民,个个跟胡人拼过命,悍不畏死。《资治通鉴》说他们“骁勇冠世,未尝败绩”,简直是东晋的“铁血劲旅”。
练兵有妙招:
1. 乡党编伍:按流民的老家组队,像“彭城营”“高平队”,同乡同里互相照应,士气贼高;
2. 劲弩破骑:特制“万钧神弩”,能射穿胡骑的重甲,后来在淝水之战让前秦骑兵吃尽苦头;
3. 恩威并施:谢玄常跟士兵同吃同住,又定下“连坐法”,一人后退全队问斩,所以军令一下,没人敢含糊。
洛涧之战是北府兵的首秀。刘牢之带五千人夜袭前秦五万大军,杀了主将梁成,前秦军自相践踏,“僵尸蔽野,水为之不流”。捷报传到东山,谢安正跟客人下棋,看完军报随手扔桌上,轻描淡写一句:“孩子们把前秦前锋打败了。”客人惊得站起来,他却非要下完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