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19章 王谢风流(第2页)
王羲之这人,趣事一箩筐:
- 有个道士养了群好鹅,王羲之想买,道士说:“给我抄部《黄庭经》,鹅白送!”于是有了“黄庭换鹅”的故事;
- 他家门口有个池塘,每天练字后洗笔砚,时间长了,池水全变黑了,人称“墨池”;
- 晋成帝让他写祭文,刻字的工匠发现,墨迹居然渗进木头三分深,这手劲儿,绝了!
他给儿子王献之写的《笔阵图》更绝:“写点要像石头砸下来,写横要像天边的云,写竖要像千年的枯藤。”这哪是教写字,分明是用书法讲兵法。后来王献之成了“小圣”,爷俩并称“二王”,把书法玩到了天花板。
三、谢道韫:被婚姻坑了的魏晋才女
谢安的侄女谢道韫(yun),是魏晋时期少有的“硬核才女”。有一年冬天,全家一起赏雪,谢安问:“这雪像什么?”侄子谢朗说:“跟撒盐似的。”谢道韫白了他一眼:“差远了!得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才对。”《世说新语》夸她“有林下风致”,意思是比男人还有名士范儿。
可惜,才女嫁错了人。她丈夫王凝之是王羲之的二儿子,偏偏痴迷五斗米道。孙恩叛乱的时候,敌军都打到城下了,王凝之不调兵,反而在屋里做法:“我请了神仙,马上派鬼兵来助阵!”谢道韫气得抄起刀就往外冲:“都什么时候了,还信这些!”后来她被俘虏,孙恩看她是谢安的侄女,居然没敢杀她,还放了她全家。
四、王导:东晋第一“和事佬”
王导作为琅琊王氏的老大,最擅长“和稀泥”。司马睿登基的时候,非要拉着他一起坐龙椅,王导“扑通”一声跪下:“您是太阳,我们是星星,太阳要是跟星星一起亮,老百姓还怎么仰仗您?”这话既给了皇帝面子,又保住了士族的地位,高,实在是高!
他的政治平衡术有三招:
1. 南北调和:让北方人管军事,南方人管经济,谁也别抢谁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