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张巡死守睢(suī)阳城(第2页)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七月。尹子奇亲自擂鼓攻城,叛军像蚂蚁一样爬满城墙。张巡命人用削尖的木棍抵抗,又将自己的爱妾杀死,煮熟后分给士兵充饥。许远见状,也杀了家中仆役,供士兵果腹。城中百姓感其忠义,纷纷自愿献出子女,以充军粮——这种极端行为虽骇人,却是乱世中的无奈之举(《旧唐书·张巡传》)。
四、巧射敌首的神技:蒿(hao)矢识敌的传奇
张巡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一直想除掉尹子奇。但尹子奇每次攻城都躲在士兵后面,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命士兵用蒿草杆做箭,射向叛军。中箭的叛军发现是蒿矢,以为城中无箭,纷纷向尹子奇报告。张巡趁机辨认出尹子奇的位置,对部将南霁云说:“给我射贼帅左眼!”
南霁云是神射手,张弓搭箭,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叛军顿时大乱,尹子奇捂着眼睛败退,数月不敢攻城。《资治通鉴》记载:“巡乃令军中束蒿为矢,射之。贼得矢,谓巡矢尽,走告子奇,乃自轻骑出阵前。巡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这一射,为睢阳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五、粮道断绝的绝望:贺兰进明的见死不救
睢阳被围期间,张巡多次派南霁云突围求援。南霁云率三十骑冲出重围,来到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处。贺兰进明嫉妒张巡的功劳,不愿出兵,却设宴款待南霁云。南霁云拍案而起:“睢阳将士食不果腹,霁云何忍独食!公坐拥强兵,见死不救,岂为人臣!”(《张中丞传后叙》)他拔出佩刀,砍断手指,说:“霁云既不能借兵,留一指为信,以示不虚此行!”
南霁云又赶往彭城、鲁郡,都没有得到救援。返回睢阳时,他带来少量粮食,却看到城墙下叛军正在焚烧攻城器械,知道城破在即。张巡抚摸着南霁云的背说:“吾知救兵不至,然吾等当与城共存亡。”(《旧唐书·张巡传》)
六、城破殉国的悲壮:三十六将的忠魂
至德二载十月初九,睢阳城破。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将全部被俘。尹子奇问张巡:“闻公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张巡怒视道:“吾欲气吞逆贼,可惜力不足!”尹子奇命人撬开他的嘴,见牙齿果然只剩下三四颗(《新唐书·张巡传》)。
尹子奇又劝许远投降,许远冷笑道:“吾为唐臣,唯有死耳,何多言!”张巡对部下说:“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三十六将同时赴死,无一投降。《资治通鉴》记载:“巡、远、霁云皆为贼所杀,时年四十九。”
七、身后荣辱的争议:食人的道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