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22章 南宫复辟英宗归(第3页)

 “王尚书来了?”朱祁镇看着他,语气淡淡的,“七年不见,王大人老了不少啊。”

 王直这才回过神,赶紧跪下:“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陆续赶到,见此情景,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有人震惊,有人惶恐,有人则面露喜色。大学士陈循刚想开口说话,徐有贞突然上前一步:“陛下,景泰帝病重,恐难理政,当废为郕王,迁居西苑。”

 朱祁镇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准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兵部尚书于谦闻讯赶来,他穿着一身便服,头发都没梳整齐,见到朱祁镇,愣了愣,随即跪下:“臣于谦参见陛下。”

 朱祁镇看着于谦,这个当年力主立景泰帝、打赢北京保卫战的功臣,此刻低着头,脊梁却挺得笔直。“于尚书辛苦了,”朱祁镇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在景泰朝做了不少事,朕都知道。”

 于谦叩了个头,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这场复辟来得蹊跷,昨夜他还在值班房批阅军报,丝毫没有察觉动静,显然宫里的人早就串通好了。

 朝贺的仪式草草结束,朱祁镇宣布改元天顺,大赦天下。当诏书念到“擒获奸佞,以正国法”时,徐有贞悄悄看了于谦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退朝后,朱祁镇回到南宫接钱皇后。看着满地狼藉的院子和被砸坏的大门,他对石亨说:“这门不用修了,留着,让后人看看。”

 钱皇后见到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陛下真的回来了。”

 “回来了。”朱祁镇握住她的手,这双手粗糙而温暖,“以后再也没人能把我们分开了。”

 他们走后,南宫的老太监收拾残局时,在墙角发现了一个破旧的风筝。那是去年清明节,朱祁镇亲手扎的,上面画着一条龙,龙鳞被风吹得褪色了。老太监叹了口气,把风筝扔进火堆,火苗舔舐着纸龙,像在吞噬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天顺元年正月十七的太阳,终于穿透了风雪,照在奉天殿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朱祁镇站在丹陛上,望着前来朝贺的百官,心里却想起昨夜石亨的话:“景泰帝在西苑听闻陛下复位,气得从床上摔了下来,口吐鲜血。”

 远处的西苑里,朱祁钰躺在病榻上,看着窗纸上的日影一点点移动。小太监进来禀报:“万岁爷,宫里来的人说,太上皇……不,英宗皇帝已经下旨,废您为郕王,还说……”

 “还说什么?”朱祁钰的声音气若游丝。

 “还说要查北京保卫战时的‘功过’。”

 朱祁钰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咳嗽不止,咳出的血染红了雪白的枕巾。“功过……他倒记得功过……”他想起七年前,自己临危受命,守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北京城,那时谁又能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窗外的梅花被风吹落,飘进屋里,落在朱祁钰的脸上,像一滴冰冷的泪。他闭上眼睛,最后想起的,是正统十四年那个秋天,哥哥朱祁镇亲征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弟弟,京城就交给你了,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