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24章 于谦冤死崇文门(第2页)
石亨、曹吉祥趁机罗织罪名,说于谦“勾结景泰帝,想立襄王之子为太子”,还伪造了一份“罪证”——其实就是于谦当年反对南迁的奏疏。他们把奏疏呈给英宗,说:“你看,于谦早就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英宗看着奏疏上“社稷为重,君为轻”九个字。这句话是于谦在北京保卫战时说的,当时为了稳定人心,他说国家比君主重要,现在却被当成了“大逆不道”的证据。
刑部尚书俞士悦奉命审案,他实在找不到于谦谋反的证据,就跟石亨说:“于大人没有罪啊。”石亨骂道:“你想包庇他吗?就按‘谋逆’定罪,陛下自有圣断!”最终,判决书上写着“于谦、王文等谋立外藩,凌迟处死”。英宗看了,叹了口气,改成“斩首”,算是留了全尸。
行刑那天,崇文门内外挤满了百姓。有个卖菜的老汉,把担子往地上一放,哭着说:“于大人是好人啊,当年瓦剌兵围北京,是他带着咱们守城,才保住了北京!”人群里有人喊:“不能杀于大人!”石亨派来的锦衣卫挥舞着鞭子驱赶,却怎么也赶不散。于谦走上刑场,望着远处的德胜门,那里曾是他指挥大军击退瓦剌的地方,他高声吟诵起自己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声音朗朗,响彻京城。
刀落下的那一刻,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明明是寒冬腊月,却下起了瓢泼大雨。百姓们都说,这是老天在为于谦鸣冤。有个叫陈逵的官员,冒着被罢官的风险,偷偷收敛了于谦的尸骨,葬在杭州西湖边——那里是于谦的故乡。后来有人在墓前立了块碑,刻着“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于公之墓”,旁边还有副对联:“血不曾冷,风孰与高”,说的就是他的忠诚与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