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戚继光蓟北戍边(第2页)
修长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戚继光想出了个妙招:让士兵和百姓一起干。士兵们负责搬运条石、砌筑城墙,百姓们则负责烧制青砖,朝廷按工作量发工钱。这一下,不仅加快了进度,还让附近的百姓赚了不少钱。
可麻烦还是来了。有个叫刘焘的总兵,觉得戚继光抢了他的风头,故意克扣修长城的粮草。士兵们饿肚子,干活没力气,工程眼看要停工。戚继光直接骑着马闯进刘焘的军营,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分给士兵,然后对刘焘说:“你要是再敢克扣粮草,我就奏请朝廷,撤你的职!”刘焘知道戚继光有张居正撑腰,吓得赶紧补足了粮草。
除了修长城,戚继光更看重练兵。他发现蓟北的边军,最大的问题是“散”——平时像一盘散沙,打仗时各自为战。他把自己在东南练兵的方法搬了过来:先是“选兵”,从农民和矿工里挑选精壮汉子,不要那些油滑的市井之徒;然后“编伍”,五人一伍,十人一队,层层编制,像串珠子一样把士兵串起来;最后“练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刀枪、射箭、阵法,谁偷懒就军法处置。
戚继光还根据蒙古骑兵的特点,创造了新的阵法——“车营”。他让士兵推着特制的战车,战车前面装有尖木,后面架着佛郎机炮(一种从西方传来的火炮)。蒙古骑兵冲过来时,战车排成一排,像一堵移动的墙,火炮齐发,骑兵根本靠近不了。
万历元年(1573年)春天,蒙古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三万骑兵入侵蓟州。这是戚继光到北方后遇到的第一次大战。他不慌不忙,让士兵们把战车列在前面,敌台里的弓箭手和火炮手严阵以待。董狐狸骄横惯了,以为明军还是以前那副怂样,下令骑兵冲锋。可还没冲到跟前,就被战车后的火炮轰得人仰马翻。董狐狸不甘心,又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打得大败。最后,他带着残兵逃跑时,还被戚继光埋伏的骑兵截杀了一阵,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战,让戚继光在北方彻底站稳了脚。朝廷里那些质疑他的声音消失了,连以前弹劾他的御史,都在奏折里夸他“才兼文武,边功卓着”。张居正更是高兴,专门写信给他:“戚将军辛苦,有你在蓟北,我睡安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