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48章 三大征战耗国力(第3页)

 杨应龙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岳母,朝廷让他去北京受审,他居然说:“要杀要剐来播州取!”万历二十七年,他举兵反叛,打下重庆、泸州,还把俘虏的明军剥皮实草,挂在城楼上示威。

 平叛的任务还是交给了李化龙,他调集了四川、贵州、湖广的二十四万兵马,分八路进攻。海龙囤建在悬崖上,只有一条石阶路能上去,杨应龙在囤上滚石头、扔火把,明军攻了三个月都没攻下来。

 有天晚上,当地一个老猎人偷偷找到明军将领,说后山有条小路,是当年采药人踩出来的。总兵刘綎(liu ting)率领五百精兵,踩着藤蔓往上攀爬,摸到囤顶时,天刚蒙蒙亮。杨应龙正在饮酒作乐,听见喊杀声,拔腿就跑,被刘綎一刀砍死在囤门。

 这场仗又花了两百多万两银子。三场大战加起来,总共消耗了一千一百多万两,相当于明朝两年的财政收入。万历为了凑钱,只好加征“辽饷”“剿饷”,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江南的农民喊着“万历万历,万万不利”,陕西的饥民更是拿着锄头抢官仓——这就为后来的李自成起义埋下了祸根。

 《明史》里说“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辽东的守军因为欠饷,连铠甲都卖了换粮食,努尔哈赤在关外用粮食肉类换武器铠甲,他们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个叫熊廷弼的御史去辽东巡查,回来上奏说:“士兵们面有菜色,战马瘦得像驴,这样的军队,怎么挡得住后金的铁骑?”

 可万历不管这些,他觉得自己打赢了三场大战,是大功业。晚年在御花园宴请大臣,还得意洋洋地说:“朕在位四十余年,平宁夏、援朝鲜、定播州,谁敢说朕不是圣君?”

 讽刺的是,三大征结束才二十多年,陕西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当初都是被加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