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53章 梃击案疑云重重(第3页)

 而庞保、刘成的“自尽”也疑点重重。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二人死前“遍体鳞伤”,像是受过酷刑,司礼监却报称“畏罪自缢”。

 梃击案看似了结,实则埋下了更深的隐患。东林党人认定是郑贵妃主使,借机攻击浙党、齐党“包庇奸邪”;而浙党则指责东林党“借题发挥,动摇国本”。两派争吵不休,连地方官都卷入其中——江南的东林书院天天集会骂郑贵妃,而浙党控制的《万历邸报》则连篇累牍说张差是“真疯癫”。

 民间的猜测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张差是太子自导自演,想借此博取同情;有的说万历皇帝暗中默许,想借机敲打郑贵妃;甚至有笔记记载(如《先拨志始》),说张差其实是福王朱常洵的门客所派,想“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最耐人寻味的是太子朱常洛的态度。案结后,他给万历上了道奏折,说“此事已了,望陛下勿再追究,以安圣心”,字里行间全是退让。

 这场谜案的最大赢家,其实是一直隐身的万历皇帝。他借“疯汉闯宫”敲打了郑贵妃,又借太子的“宽宏大量”彰显了“父子和睦”,更借机把东林党和浙党的矛盾摆上台面,让他们互相牵制。至于真相?或许他根本不在乎。

 梃击案后,万历皇帝终于下旨让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困扰朝廷二十年的“国本之争”看似落幕。可那根枣木棍搅起的疑云,却成了明末三大案的开端。

 五年后,万历驾崩,朱常洛继位,是为泰昌帝。可他登基仅一个月,就因服用“红丸”暴毙,成了“红丸案”;而他死后,宠妃李选侍霸占乾清宫不肯搬走,又引发“移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