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62章 崇焕冤死西市口(第3页)
可奇怪的是,当锦衣卫去取头颅时,却发现不见了。后来有人说,是袁崇焕的一个老部下冒死偷走了,埋在了北京广渠门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再后来,那里长出了一棵松树,枝干都朝着辽东的方向。
袁崇焕死的那天,辽东的祖大寿正在修筑锦州城。听到消息,他手里的夯锤掉在地上,对着南方磕了三个头,一句话都没说。关宁铁骑的士兵们知道了,有哭的,有骂的,还有人把头盔摔在地上,说:“咱们拼死拼活守边关,换来的就是这个?”
后金那边,皇太极正在打猎。听说袁崇焕死了,他把猎到的狐狸皮扔在地上,大笑了三声:“袁崇焕死,大明的长城塌了!”旁边的范文程笑着说:“大汗,咱们以后入关,可就容易多了。”
崇祯帝在宫里收到袁崇焕已死的奏报,没说话,只是把那三封血书拿出来,用火点了。火苗舔舐着血迹,把“忠”、“勇”、“廉”三个字烧得蜷曲起来,最后变成一撮灰。王承恩想收拾,被他拦住了:“留着吧,也算个念想。”
可这念想,很快就被更多的麻烦淹没了。袁崇焕死后,再也没人能镇住关宁铁骑,将领们互相不服,打了好几次架;后金越来越嚣张,每年都来关内抢一次,像逛自家菜园子;朝廷里的大臣们还是天天吵架,你骂我是“阉党余孽”,我骂你是“东林走狗”,没人真正关心辽东的防务。
又过了十四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前,手里攥着一份奏折,是兵科给事中钱家修写的,上面说:“袁崇焕无罪,杀之过也。”他到死才明白,自己当年杀的,不是奸臣,而是大明最后的希望。
很多年后,有人在袁崇焕的墓前立了块碑,上面刻着他临刑前写的诗: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