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吴三桂开关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初,山海关的城楼上,吴三桂正手里捏着两封信,一封是李自成派人送来的劝降信,许他封侯拜将;另一封是父亲吴襄从北京寄来的,字里行间满是哀求,说自己被大顺军软禁,让他赶紧投降保命。
吴三桂望着城下那支跟随自己多年的关宁铁骑,又回头望了望北京的方向,他知道,自己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吴三桂是辽宁绥中人,出身将门,他爹吴襄是明朝的总兵,他自己二十几岁就当上了宁远总兵,一手打造的关宁铁骑是明朝最后的精锐。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急召吴三桂进京勤王,可他走到半路,就听说北京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
李自成知道吴三桂的重要性,派了降将唐通带着四万两银子和吴襄的亲笔信去劝降。吴三桂一开始动了心——毕竟,大顺军已经占了北京,自己打不过,投降了还能保住家人和军队。他把山海关交给唐通,带着队伍往北京走,准备去拜见李自成。
可走到半路,从北京逃出来的家仆告诉他,父亲吴襄被刘宗敏抓起来拷打,家里的钱财被抢光了,连他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抢走了。
“岂有此理!”吴三桂气得浑身发抖。他戎马半生,最看重的就是家人和颜面,李自成不仅骗了他,还如此羞辱他。他立刻下令回师,把唐通的人马赶出了山海关,还杀了大顺军的使者。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当然,吴三桂反水不全是为了陈圆圆,更重要的是他看清了大顺军的真面目——这群农民军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天下,只会抢劫杀戮,跟着他们没有好下场。但陈圆圆的事,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吴三桂重新占领山海关后,知道李自成肯定会来报复。他自己的兵力不够,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冒险的主意——向清军借兵。
这可不是小事。清军是明朝打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当年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被袁崇焕的炮火打伤然后去世的,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清军也打了无数硬仗。现在要向“仇人”借兵,别说手下的将士,连他自己都觉得别扭。
但事到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吴三桂给当时清军的实际掌权者多尔衮写了封信,信里说:“李自成杀了我皇,夺了我朝江山,我想报仇,但兵力不足,恳请贵国出兵帮忙。只要能打败李自成,我们愿意割让土地作为酬谢,就像当年宋朝和金国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