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72章 弘光南京继大统(第3页)

 其实马士英心里打得是另一笔算盘:只要把史可法这样的忠臣排挤出去,自己就能牢牢掌控朝政。于是他借着“督师江北”的名义,把史可法打发到了扬州。史可法临走前,望着南京城的方向,长叹一声:“江面千帆过,谁是济世人?”(《史忠正公集》)他这一去,竟成了与这座城市的永别。

 江北四镇的将领们更是把“拥立新君”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本钱。高杰在扬州城外纵兵抢掠,黄得功在庐州(今合肥)圈占土地,刘良佐和刘泽清则忙着走私贩盐,个个都成了土皇帝。有一次,高杰和黄得功因为抢地盘打了起来,史可法亲自跑去调解,差点被流箭射中。他苦口婆心地劝双方:“如今国难当头,你们都是大明的将领,怎么能自相残杀?”可这两位根本不听,照样我行我素。

 更荒唐的是,弘光政权居然还搞出个“联虏平寇”的国策。意思是说,咱们可以联合清军,一起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军。为了这个,弘光帝还派使团带着十万两白银、一千两黄金去北京“犒劳”清军,说什么“愿效前明旧例,合兵讨贼”(《清世祖实录》)。可他们忘了,清军早就把自己当成中原的新主人,哪会甘心做明朝的“盟友”?多尔衮直接把使团扣了下来,还派人传话:“要么自己投降,要么打到你投降,自己选。”

 就在弘光政权醉生梦死的时候,清军已经悄悄南下。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向湖北撤退;次年正月,清军兵分三路,直指江南。消息传到南京,弘光帝正在宫里看戏,听完汇报居然满不在乎地说:“急什么?等看完这出《燕子笺》再说。”

 马士英倒是慌了,可他不想着怎么组织抵抗,反而想出个馊主意:让阮大铖编了本《蝗蝻录》,把东林党人比作“蝗虫”,说清军南下都是东林党人招来的祸事,忙着在朝堂上搞大清洗。朝堂上下鸡飞狗跳,谁也没心思管前线的战事。

 只有史可法在扬州苦苦支撑。他写信给南京求援,可马士英扣下奏章,还对大臣们说:“史可法有江北四镇,怕什么?咱们还是先对付东林党要紧。”甚至有官员说:“宁可亡于清,不可亡于东林。”(《明季南略》)

 就这样,弘光政权在一片内斗和荒唐中,走向了注定的结局。这个只存在了一年的南明政权,就像一场仓促上演的闹剧,开场时锣鼓喧天,落幕时却只剩下满地狼藉。